English

彭加木:魂归罗布泊

2006-04-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我有话说

2006年4月中旬。关于新疆罗布泊发现一具干尸疑似彭加木遗体的消息传遍了全国。

彭加木,这个20多年前对许多人来说耳熟能详、如今却有些陌生的名字,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980年6月17日,著

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作为首位全面考察罗布泊的中国科学家,因为独身找水源而失踪。为了寻找他,中国人民解放军紧急动员,空军派出了飞机,搜索之细,甚至“能看见地上的老鼠在跑”;陆军派出了地面部队,搜索之辽远,以至于运水车里的水全部腐坏,不能饮用。

但彭加木还是没有找到,由此产生了种种猜测,留下种种谜团。

2006年4月20日,彭加木生前的科研伙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夏训诚,在从敦煌考察干尸后返回新疆的第一时间,向媒体通报了他对这具干尸的看法。他认为,这具干尸现在不能说就是彭加木的遗体,也不能说不是,一切必须等待DNA测定的结果,而这一结果要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夏训诚认为,干尸与彭加木形态有相似之处,但存在两个明显的疑点:一是现在发现干尸的位置,距离当年彭加木失踪地直线距离有30多公里,其间还有至少10道沙梁子,每道沙梁子都有800多米的高度,依据当时彭加木的体力,似乎不可能走得如此远,此外,干尸发现地的方向也不对;二是在干尸附近没有找到彭加木失踪时随身携带的两架照相机和水壶等物,这些物品不可能风化,而在前几次搜索中,地下金属探测器可以探测地下1.5米深的金属物品。如果真是彭加木的遗体应该可以从附近找到,但这些旁证没有。

彭加木失踪26年后,人们再次关注他,这其中有什么奥秘?为何对彭加木的失踪如此关注?彭加木的失踪为何如此蹊跷?重重谜团一直笼罩在彭加木的身上。

有人说,在彭加木失踪后的26年里,国人对罗布泊的研究从未停步,对楼兰古国的文化搜寻与重建也始终在继续,探险人士对罗布泊的意志征服更是不曾停歇。彭加木是一个谜,也是一种怀念,更是一个符号和精神地标。对他的寻找完全可以看作是对一种精神的召唤,这可能就是人们再次关注彭加木的意义所在。

彭加木的失踪

罗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缘,曾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要冲,虽蕴含着丰富的矿藏资源,却因为自然环境极为恶劣,人称“漂移的谜湖”。《辞海》对它的解释是“进去出不来”,当地人直呼其为“死亡之海”。1876年沙俄军官普热瓦尔斯基到达了罗布泊,随后瑞典的斯文・赫定、英国的斯坦因、日本的桔瑞超、中国的陈宗器等一批探险家先后到达这里。

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科学家,彭加木曾三次进入罗布泊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完成考察后,曾在撰写的《踏勘报告》中写道,发现罗布泊地区的土中含有大量的钾,证明了这个洼地蕴藏有大量的钾盐,估计会有其他稀有金属和重水。

时间闪回到26年前的1980年春夏之际,那个难忘的日子,那个让世人关注的地方。

1980年5月3日,彭加木率领一支综合考察队,以当时的新疆农垦总局米兰农场为大本营,再次进入罗布泊进行调查。

5月9日,考察队进驻罗布泊湖区后,调查了罗布泊湖盆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情况。分成两队后经过七天的艰难跋涉,终于在6月7日胜利会师,完成了近代史上第一次纵穿罗布泊干涸湖盆的考察,填补了中国地学研究的空白。

就在考察队员欢庆胜利的时候,不幸的事件发生了。

6月12日,彭加木又带领4名考察队员乘坐两辆汽车从米兰出发,计划绕罗布泊一周进行补充考察。当他们前进至库木库都克以西8公里处时,迷失了方向,汽油和水只够维持两天的时间。

怎么办?6月16日晚,彭加木向驻军发出了求救电报,希望能送汽油和水来。不过彭加木一行考虑到让飞机送一次水耗资六七千元,便决定在等待救援的同时,自行寻找水源。一来可以为国家节约资金,二来也可以为以后来这里考察做些准备。

最让人难忘的是6月17日上午10时左右,彭加木留下一张“我往东去找水井”的字条,冒着摄氏56度的高温,独自一人外出,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搜救彭加木

大本营收到彭加木的求救讯号后,立即组织营救。6月18日,驻新疆解放军陆航三团派出两架飞机,在库木库都克附近找到了除彭加木外的考察队所有人员,并空投了救援物资。19日起,又派出10多架飞机和一支地面部队继续搜索,此后,解放军和中科院新疆分院数次派出小分队、考察队,动用飞机、警犬及其他搜救器材,从甘肃的敦煌、新疆的库尔勒和若羌三个方向进入沙漠,采取拉网式、地毯式的大规模搜寻,只发现了彭加木留下的几张糖果纸和几行鞋印。

6月22日,上级再次决定扩大救援行动,命令驻罗布泊附近的一支部队组建地面搜索部队,火速赶到库木库都克,和科学考察队接上头后,再次进入疏勒河故道,一直向甘肃敦煌找去。

23日,这支临时组建的部队出发了,经过三天三夜的急行军,于26日清晨到达了库木库都克,30日抵达了甘肃的敦煌。这支部队装备了17部具有越野性能的军用卡车,满载着电台、背包、帐篷、汽油、饮水、干粮、药品和救护器材等,浩浩荡荡挺进了罗布泊。

7月5日早晨,搜救部队离开了敦煌,几个小时后来到玉门关边。高温气候将照明用的蜡烛全都熔化了,一天下来,战士们个个面目全非,白衬衣由于汗碱和着沙尘的浸渍,变得像砂纸一样糙硬,敲打起来,铛铛有声。

第二天,部队进入疏勒河故道,也就是《西游记》传说中的流沙河。在穿过了盐壳地带后,天色渐渐变得灰蒙蒙起来,能见度不到二百米,为了赶路,谁都没注意到,几乎是瞬间,天地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汽车就像遭到弹雨袭击似的,噼噼叭叭响个不停。一场沙尘暴就这样不期而遇,袭击了搜救部队。

第二天清晨,太阳出来时,一切风平浪静。官兵们一个个从车底下爬出来,浑身沙土,谁也认不出是谁。这天碰上的“倒霉事”是穿越500多米的沼泽地。别看只有500多米,但走起来异常艰难。这里的地表覆盖着一层风化了的片石,平坦得像人工铺成的砂石路。可十几部军车行驶到这里后,都给陷住了,越是加大油门,车陷得越深。一名战士急中生智抱来一条毛毯塞进车前轮下,才使“死”车活了起来。就这样,为了救车,八九条毛毯永久地深藏在泥底。

经过了沼泽地,就进入了彭加木失踪的地区。搜救部队在这些沙包中寻找了三天,没有探查到任何与彭加木有关的线索。

1980年6月23日,新华社发布了“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考察时失踪”的消息,立即牵动了亿万人的心,也使罗布泊带着诡秘之气蜚声海内外。

彭加木失踪猜测种种

一个人出来找水,方圆百里没有人烟,为何就找不到呢?难道他会钻地入天?彭加木到底在哪里呢?

众多的猜测中,最引人注意的有八大猜测。

病发说。彭加木曾身患癌症,当年跟他一同考察的队员分析,可能在找水的过程中旧病复发,体力不支倒在沙漠里,被风沙淹没。但彭加木的家人极力反对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彭加木虽然带癌生活了20年,但他性格乐观,很注意锻炼身体,意志也很强,怎么可能突然身体衰竭?

泥沼说。罗布泊以前有盐湖,会不会也存在被流沙掩盖的泥沼呢?有人猜测,彭加木可能在找水途中迷路,陷入了沼泽。但当年随彭加木考察的队员提出反对意见:库木库都克一带干旱缺水,就连偌大的罗布泊也全部干涸,结成坚硬的盐壳,人怎么可能陷进去?

猛兽说。据资料记载,彭加木失踪后,搜寻部队在敦煌一带曾发现地上有白色狼粪。有人据此推测,彭加木有可能在独自外出时遇到了狼群。但当年参加过大搜寻的人仍持否定意见。罗布泊是有狼,但彭加木失踪那一带区域只有野骆驼、黄羊和野兔。

迷途说。因为彭加木失踪在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地区,地形单调、风沙很大,有人推测彭加木是在找水那天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宿营地,在避风遮阳处休息时被沙尘掩盖。气象站查阅资料显示,当年6月16日至17日,当地确实刮过大风。但人们认为,这种说法低估了彭加木作为一个有丰富经验、对罗布泊有深刻了解的科学家的野外生存能力。

掩埋说。在彭加木失踪的库木库都克地区,分布着大量的雅丹土包。这些土包由坚硬的粘土层和疏松的细沙层组成,受风的吹刮作用,经常崩倒。有人推测,彭加木外出时,可能为了防止太阳暴晒或为了躲避风沙,到雅丹土包处藏身休息时,被崩倒的土包掩埋。然而,反对者的理由和“迷途说”的相似,认为彭加木应该了解这些土包的危险而会设法避开的。

还有劫持说、“叛逃”说和“外星人”说,因为太离奇,当时均已否定,新华社1980年11月18日还专发消息辟谣。


彭加木失踪前所留字条。

再寻彭加木

1980年11月初,根据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指示,也为了平息社会上的谣言风波,再一轮寻找彭加木的行动开始了。

这次进入罗布泊的队伍,是由中科院新疆分院、新疆军区独立五团、通讯兵部队、汽车56团和兰州某部等八个单位共69人组成,配备了大小越野汽车18辆,彭加木的家人也参与搜救。大本营设在敦煌。

队伍从11月10日进入罗布泊地区到12月20日撤出,前后共计41天,寻找地区以彭加木失踪前的宿营地―――库木库都克和脚印消失处为中心,沿疏勒河故道,西起吐牙以西6公里,东到科什库都克,南北宽10至20公里,总共寻找面积为1011平方公里,直接参加这次寻找的有1029人次,平均每人每天寻找近一平方公里。

这次寻找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彭加木脚印消失处的东北面开始到“八一井”以西地区,寻找了3天;第二阶段,从脚印消失处的北面和西北面,即从“红八井”到“红十井”地区,寻找了7天;第三阶段,从脚印消失处的南面和西南面,即从库木库都克到吐牙以西6公里和以东10公里的地方,寻找了9天;第四阶段,从脚印消失处的东面和东南面,即从羊塔克库都克到科什库都克,寻找了12天。

考虑到前几次的寻找方法,此次寻找采取了拉网战术,点、线、面结合,步步为营,全面寻找。参加寻找的人分为四组,每天每组按划分的地段排成一线,中间一个人携带罗盘或手持红旗,掌握寻找方向;人与人保持50米至80米的间距,齐头并进,找完一片再找第二片;遇上沙丘、芦苇包、雅丹包,绕上一圈,不留空白;遇到低洼地和流沙地,用钉耙进行扒寻;每天都在找过的地段放置小红旗作为标志,防止遗漏和重复。

除此之外,还用拉网式方法对疏勒河谷地进行了全面寻找,对脚印消失处周围的20至30公里加大了寻找密度,进行了重点寻找。结果仍然是―――彭加木下落不明。

神秘的罗布泊

四次大规模的搜寻,一直没有彭加木的消息。在寻找彭加木的过程中,许多当地不可思议的事也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几年前,当地驻军的一名副班长不见了。那天他出去割芦苇,到晚上还没回来,四处寻找后一直没有下落。三年后的一天,部队在执行任务路过一片沼泽地时,发现沼泽地里立着一副人的尸骨。大部分都陷下去了,尸骨旁平放着一根扁担和一把小镰刀,显然,这就是那位失踪了的副班长。

有一年,部队一名副班长带一名战士出外打柴,打满后他叫战士先回营地,他再打一担。入夜,副班长没有回来,风沙却越刮越紧。副班长失踪了,消息报告到团里,出动了一个营的人员出去寻找,一直没有下落。几年后,这位副班长的冲锋枪被发现。

1980年寻找彭加木时,一位直升机驾驶员说了他看到的一件事:新疆石油管理局一个野外队在沙漠里调查时,汽车损坏无法前进。三个人沿着来路步行回营地报信。由于天气太热,体力不支,一位年轻同志先倒下了,再往前走十多公里,中年人也倒下了,最后年老的同志也倒下了。事后,这位驾驶员奉命参加寻找,很快在一条线上找到三位同志的遗体。

这类事故,在戈壁滩上屡见不鲜。彭加木只身外出,完全有可能迷路。出事地点周围几十公里范围内,除了一些陷车不陷人的盐泽,没有发现沼泽地。彭加木陷进沼泽的可能性似乎应当排除。如果彭加木穿出三垅沙,出疏勒河故道到达底石湖,可能会遭遇到狼群的袭击。但根据当时的条件和彭加木的体力情况,他不可能到达底石湖一带。

而在浩瀚无边、没有定位目标的戈壁滩上,“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事经常发生,不足为奇。像彭加木标在地图上的“八一泉”,实际上是“红十井”,两眼井相距30多公里。

年过50岁的彭加木在考察中长途跋涉,加上6月16日下午猎捕野骆驼时体力消耗很大,晚上为了给大家煮骆驼肉又几乎是一夜没睡,17日外出找水后完全可能体力不支,晕倒在地,再也没有起来。他走时只带了两公斤水,断水危险显而易见。他没有带食品,面临饥饿的威胁。虽然是6月,白天气温很高,但下半夜气温很低,在帐篷里睡觉还觉得冷,可他却没带什么衣服,他平时是最怕冷的。

所以说,彭加木最有可能是被流沙掩埋。但要证明这个结论,恐怕得找到彭加木的遗骨或遗物后才能解开这个谜团。

彭加木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彭加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为何当年对他开展如此大规模的搜救呢?

彭加木原名彭家睦,广东番禺人,生于1925年,解放前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北京大学农学院土壤系任助教,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失踪时,他只有56岁,但他的一生带有很传奇的色彩。

早在1956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综合考察委员会准备到新疆调查资源时,正在上海的彭加木便主动放弃到莫斯科学习核磁共振技术的机会,给郭沫若院长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志愿到边疆去。他写道:“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夙愿……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并在决心书中改“家睦”之名为“加木”。郭沫若为此特赋《满江红》词一首,颂扬了他的这种精神。郭沫若将彭加木誉为科研界的雷锋,盛赞彭加木“驰骋边疆多壮志,敢教戈壁良田遍。”聂荣臻也题词号召大家“向彭加木学习”。一时间,彭加木成为年轻人到边疆荒原去开拓的榜样。

此后,彭加木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行程。他时常冒着酷暑严寒从云南到新疆,从海南岛到雷州半岛,足迹遍及边疆各地,他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国家制订边疆地区的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作为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第一个化学实验室的创立者,彭加木白手起家,竖起仪器箱当实验桌,架起水桶接上橡皮管当自来水,出色地完成了大型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任务。

彭加木才艺众多。他是当时中国著名的电子显微镜专家,1962年中国第一台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就是他亲自调试安装的。彭加木对动植物病毒也很有研究,考察过十几种病毒的病源,率先发现多种植物病毒,为消灭农作物病毒和提高产量作出了贡献。

身体病弱者却有着坚定的性格。就在彭加木向郭沫若院长夸口“体格坚强”不到一年,医生突然通知他患上了纵隔障恶性肿瘤,在上海中山医院接受放疗和化疗。这类病人一般只能存活半年,最多不会超过两年,彭加木被医生告知只能存活三个月。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奇迹般地从死神的手中挣脱出来。医生先后为他填写了两张“死亡通知单”,最终一张都没有生效。他在病榻上赋诗一首:昂藏七尺志常多,改造戈壁竟若何?虎出山林威先恃,岂甘俯首让沉疴!

1964年彭加木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的先进标兵,同年4月7日,中央媒体还报道了他的事迹。为其精神感动,上海等地有不少生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随他前往新疆工作。

为了纪念这位在中国科学史上首先穿越罗布泊进行考察以身殉职的著名科学家,1981年10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1982年1月,中国科学院和中科院新疆分院在他遇难的地方,竖立了一块水泥制作的高1.5米、宽0.7米,上书“一九八○.六.十七彭加木同志在此考察时不幸遇难”的永久性标志。

干尸引发的争议

2006年4月13日,“罗布泊发现了一具可能是彭加木的干尸”的消息,再度让26年前的那场大搜索成为热门话题。

其实,那具干尸早在2005年4月就被人发现了。据发现者―――敦煌市七里镇南台堡村村主任刘学仁说,干尸是在库木库都克沙漠干涸河床西南方向的左岸发现的。当时干尸面部朝下,身体大部分被沙覆盖着。发现后,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会是彭加木的尸体,把开出租车的儿子叫来,准备把干尸运回去做展示用。但车是儿子包租的,当时干尸有些味道,车主不愿拉,他只好和儿子找了个地方把干尸埋了,想等以后再说。

11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董治宝前往这里进行考察研究,正好搭乘刘学仁儿子的出租车,闲聊中无意提起这具干尸,凭着职业的习惯和对彭加木失踪的了解,董治宝突然冒出个念头:这是不是彭加木的尸体?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彭加木生前的科研伙伴夏训诚。

据夏训诚说,这样的报告太多了,几乎每年都会遇到。因为听董治宝说发现地在库木库都克,离彭加木失踪地比较近,因而嘱咐董治宝,先将干尸保存好,做好保密工作,不要对外扩散,现在天寒,等天暖些组织小队去现场。

正当夏训诚准备4月动身去罗布泊考察,并顺路前往现场验证干尸身份时,一些情况发生了变化,媒体开始大量报道此事。

4月18日,从北京赶赴敦煌的中国科学院专家对这具干尸进行了初步检验后确认,遗体的大部分牙齿缺失,只保留了下颌左侧的第三颗牙齿。根据牙齿的特征,专家初步推断,死者生前的身高在1.7米左右,死亡时间在20年左右。

夏训诚4月11日赶到了敦煌,行进到发现干尸的第一地点进行了实地勘察,走访了发现干尸的村民。在发现干尸的第一地点,夏训诚发现,站在高处往发现干尸的方向看,就像有一池水,这不排除彭加木当时也许看花了眼,将这里当成了水源,前来此处的可能性。对没有按他的意思保持干尸现场,以及有关方面抢先将干尸运走,影响到他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调查,夏训诚表示十分遗憾。他认为,如果保持干尸的原始状态,可以更好确定尸体在死前的活动,可以为研究提供更多的资讯。

彭加木失踪后,夏训诚十分难过,立即率队寻找,几进几出罗布泊,常常在梦中寻找彭加木。在彭加木的追悼会上,骨灰盒里只放着一把他失踪地的沙土。“现在寻找彭加木,与其说是在寻找他的遗骸,不如说是在寻找他的精神。”


彭加木的家人在他失踪处的留言。


彭加木失踪处。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