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创新科技促发展 富民强场奔小康

2006-05-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温桂胜 我有话说

黑龙江省大西江农场是一个拥有23万亩耕地,1万多人口,以农业为依托,畜牧业为中轴,特色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的农场。近年来,大西江人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不空谈,不畏难,以改革找出路,靠创新促进了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成为黑龙江省和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单位。

以农为本,推进农

业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大西江人坚持科技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合理确定作物种植种类和面积,大力发展绿色、专用、特色等适销对路、优质高效作物的种植,优质品种覆盖率达100%。与此同时,他们创新发展观念,提出了土地资源低成本扩张的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思路,与嫩江中储粮基地签约租种十多万亩土地,组建了垦区第一个场外机械化管理区。在农业现代化推进过程中,他们注重先进农机设备的引进和利用,仅去年就投资1675万元购进三套精准农业机械、15台收获车。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人均收入也超过2万元。他们的“数字化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应用研究示范项目”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将被列为“十一五”重点科技项目。

同时,他们实施了项目带动战略,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他们推行了“四个结合”,加快了龙头企业建设,2003年建立哈尔滨九三食品有限公司,2004年完成公司的顺利投产,去年产品拓展到四大系列十五个品种,实现销售收入一百多万元,大大推进了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科技为动力,创新求发展

大西江农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边境地区。这里十年九旱,而且还经常会出现飓风、冰冻、冰雹等恶劣的自然灾害。以前,这里部分地区经常会出现农田绝产或大面积减产现象。近几年,他们以科技为动力,创新保丰产,在大旱的年景,他们的十五万亩大豆出苗率95%,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其中的奥秘就是他们全部采用了行间覆膜新的栽培模式。

大西江农场大面积实施大豆行间覆膜新的栽培技术始于2002年,为保证新科技的推广,农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投入150多万元,研制出52台覆膜机,仅用十五天就完成了十二万亩大豆覆膜任务。他们通过不断完善提高,覆膜技术日趋成熟,现在,他们仅用十天时间,就能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十五万亩大豆覆膜任务,创下了大豆大面积覆膜世界之最。

为了保证大豆抗拒自然灾害的侵袭,农场建立了新品种繁育中心,进行繁育、试验、储备和推广。仅去年农场就通过繁育中心繁育、试验高油高质大豆16个新品种,从根本上解决了种子品质不高等问题,使他们的大豆成本低于美国等国家,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明确新目标,提升现代化水平

大西江农场以“努力快发展、全面奔小康”为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城镇步伐,取得了经济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开发拉动经济增长的可喜成绩。如今,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型城镇格局。

通过多年的实践,大西江人认识到,小城镇建设也是生产力,小城镇建设的水平不仅是现代城镇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更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他们针对农场地处偏远,人口偏少的实际情况,提出“以增加经济总量为支撑,以住宅建设为突破口”的主张,确定发展的新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坚持党委决策与广大群众参与相统一,客观条件与主观努力相统一,巩固已有成果与持续发展相统一。

大西江人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现如今,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的小城镇出现在了边陲。现在场直属职工人均住楼房面积22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24平方米,从根本上改善了场容场貌,被省政府评为小城镇建设先进标兵。

大西江党委一班人在场长侯方武的带领下,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他们开展了“学帮带”等一系列扶贫活动为重点的民心工程,以活动为载体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年来,农场共拿出三十万元用于教育助学,低保资金最低额由原来的三十六元调高到五十元,年平均投入扶贫资金七万多元,拿出一千六百多万元用于帮助群众在灾年过后恢复生产。党委一班人从自身做起,认真践行各项承诺,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