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深藏大山人未识的古典艺术

2006-05-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盖兆泉 我有话说

令艺术家们久久企盼的《山西佛寺壁画》,在香港旭日集团杨钊先生的大力资助下出版了。她的问世是弘扬传统艺术的一项盛举,填补了我国美术史的空白。

壁画是中国画的门类之一。佛教传入我国后,佛寺

的大批兴建,为佛教壁画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唐宋两朝是佛寺壁画的极盛时期。大批的画家,连开创中国画南、北两宗的领导人物王维、吴道子,以及与他们齐名的画师闫立本等,都投入了佛寺壁画的创作,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艺术珍品。山西被誉为“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佛寺遍布全省各地,自唐至清,历代皆有。凡是寺庙皆有壁画,保存至今的有两万多平方米,是其他省市无法比的,至为珍稀。

这些古代的艺术珍品,大都随寺庙久藏在大山的深处,真乃是“处在深山人未识”。著名古建筑专家柴泽俊,在山西考察研究佛寺与佛寺壁画,长达50年之久。香港旭日集团杨钊先生慧眼识珍,嘱托柴先生和他的学生们,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对这些壁画逐一踏测,拍摄彩照,并将研究成果撰写成文,汇唐、宋、元、辽、金、明、清七代壁画作品于一册,出巨资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这些壁画,是我们祖辈画家们绘在墙上的美术作品,是其各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写照。除了已经中国化的佛经内容与佛教神祗外,题材内容十分广阔。建筑方面,有寺庙、宫廷、城池、街道、园林、民宅、商铺、戏台、古塔、桥梁等;人物方面,有帝王、后妃、武将、文相、农夫、侍女、盲人,还有说唱卖艺的优伶,沿街叫卖的小贩等等,社会上各种行色的人物,他们的活动,形态表现,以及他们的服饰、装束,均有生动的表现。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历代社会风貌、建筑风格、服饰演变的依据,形象地弥补了史书上对社会现象记载之遗漏与不足,具有明显的历史价值与社会价值。这些绘画,技艺高超,萧条流畅,气韵生动色泽雅艳,各个时代又风格各异,是研究我国绘画发展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弥足珍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

《山西佛寺壁画》柴泽俊、贺大龙编文物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