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6年参加工作起,张建东就与钻机结下不解之缘。30年里,他用自己火焰般的热情,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地质队员之歌。
能吃常人难以忍受之苦,才叫能吃苦
川西高原甘
“海拔4800米,除了白皑皑的雪,见不到一株绿草。”张建东向我们描述着2004年3月初上农戈山时的艰难:每年冰冻期长达9个多月,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
上山第一天,强烈的紫外线把他们的脸晒得火辣辣的;夜晚,严寒又冻得他们的心发颤。但怕苦不是张建东和他的同事们的性格。张建东一边给大家打气,一边找点、找水,第二天就开钻。
出发时,张建东体重170多斤,回队时只有140斤。但他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钻进3300米,台效达到300多米,矿芯采取率完全满足要求。项目委托方负责人连连赞叹:“403了不起,张建东了不起!”
类似环境中工作、生活,对张建东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格尔木青藏铁路工程、海拔5000米的昆仑山下,留下了张建东的身影;甘孜州丹巴杨柳坪,海拔4800米,张建东把自己的钻探纪录改写。在“生命禁区”,张建东把30个春秋书写成向生命极限挑战的历史。
把工作干得漂亮才叫好汉
2002年,403队与澳大利亚有关方面签下一项风险勘探合同。这个项目,外方不仅对质量要求高,对安全、工期、环保等要求也非常高,是403地质队接到的最高标准、最高要求的工程。“绝不能丢403的脸,我一定要把它干好。”张建东说。
外方要求架设2米宽的过河便桥,张建东带领同事们说干就干。水深1米多,冰冷刺骨,水流湍急,他穿着衣服跳了下去,在水里呆了3个多小时,一直到桥架设好。
这个项目4台钻机,矿芯采取率达到95%,高于外方要求的90%的指标,更高于规范的80%-85%指标,台效达到375米。2003年,这个项目被外方树为“样板工程”。
要讲效率才能叫金刚钻
“把每一项任务当做一个新的学习机会。”张建东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也让他赢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他所在的3号机成了403地质队的试验场,以电力驱动代替柴油机驱动、金刚石绳索取芯、金刚石回转冲击等先进钻探技术,全局第一个标准化机场建设等等,都是在张建东的机场并被他们掌握得炉火纯青。
2004年6月,甘孜州农戈山铅锌矿风险勘探遇到了冻土层。按传统的方法干,问题和困难一个个地出现。张建东决定改为下导管,便再没有孔垮塌,但40多天仅进尺200米。张建东又将硬肽体钻头换成软肽体钻头,再试,一台钻机一个班进尺达到20多米,“拦路虎”终于在张建东面前低下了头。
前几年,勤学、勤思的张建东与他的同事们又在成南高速公路嘉陵江大桥桩基工程中成功施工了。2500mm口径的灌注桩,从此开始了403地质队承接大口径灌注桩施工的历史。泸定康巴大桥2000mm口径单孔孔深65米、宜宾长江大桥桩2500mm口径单孔孔深96米。大口径灌注桩施工技术也成为了403地质队驰骋市场的又一张“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