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期,都会有创新发生,只是在多数情况下,这些创新是分散的、自发的。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只不过规模有大有小,涉及的人数有多有少;有时惊
中国应该选择的战略方向
无论是一个人偶然的、一时的创新,还是一个社会分散的、自发的创新,其推动力量都太小,不足以让中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在较短时期内迅速成长为具有很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不足以让中国的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让大大小小的创新汇聚成一股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洪流。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还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例如,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差距,资源受到很大限制,改革和发展都面临着巨大困难。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拥有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人力资源优势,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战略方向。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让创新成为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的主要来源;让创新成为一种时代潮流,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成为千百万人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规模突破临界容量,才能充分挖掘优秀人才的潜能,才能拥有最深厚的基础和最广泛的支持,才能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以最小的代价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如何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所谓“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指的是在创新体系建设中,涌现出一大批中坚力量,他们构成创新的中流砥柱,带动着全民族的创新活动。对于他们来说,创新并非源于利诱或胁迫,而是如同吃饭穿衣一样,已经成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他们来说,创新就是一种本能、一种自发的要求,否则就会失去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意义。
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前提是把对真理的追求作为创新的主要动机。只有永无止境地探求未知、追求真理,才不会急功近利,才有持续创新、不畏艰辛的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在科学殿堂里有三种人:一种人为了谋取功利,另一种人为了满足兴趣,再一种人为了追求真理。天使要把前两种人赶走,只留下第三种人”。
追求真理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不迷信权威,具有怀疑和批判精神,具有“敢为天下先”的信心和勇气。20世纪70年代前,物理学界一直认为物质的最小结构是由3种夸克组成,但丁肇中对其发起了挑战。他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找到组成物质的第四种最小结构――J粒子,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必须具有极大的好奇心,并能从创新过程中获得乐趣。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陈省身把数学看成生活的一部分,走路、聊天、吃饭甚至是睡觉,每时每刻都会想到数学问题。他花费了几十年时间思考数学界50年来未曾破解的难题――关于六维球面上的复结构问题,并在93岁生日的第二天公布了他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必须要耐得住寂寞,甘受种种挫折和社会的冷遇,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尤其如此。丁肇中在访问山东大学时提出“三不”原则,即“不参加宴会、不旅游、不接受采访”,因为对于他来说,名誉和金钱都不值一提,他人的反对也不在话下,他惟一感兴趣的是科学实验,实验室既是他的工作地点,又是他的生活场所。
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在任何一个国家,总会有一部分人自发地把创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但是,要想建设创新型国家,让成千上万人的生活方式都纳入创新的轨道,就不能依赖这种自发性,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政府要大力宣传献身科技事业并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不仅要宣传他们的突出成就,更要宣传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要大力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建立民主、自由的学术环境,彻底消除压抑、阻碍、扼杀新思想、新观点和新事物的错误做法。
政府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奖惩制度,尤其是要全面落实专利权保护,否则,创新难以形成规模,也不利于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学术交流。制度创新的目的不仅是激励创新,保障创新者的利益,更是树立一种标准和一种行为规范,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真理、珍惜创新型人才的风气,让人们偶然的、一时的创新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一点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所说的:“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科学技术在发展之初增长缓慢,一旦在数量和规模上达到临界值时,就会产生累积效应和正反馈效应,创新成果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迅速甚至是爆炸性的增长。只有当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把创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追逐个人利益的手段,为了祖国的昌盛和人类的进步而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才华乃至生命时,中国才能建设成蓬勃向上的创新型国家,中华民族才能再度进入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社会进步的黄金时代,才能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南京审计学院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