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厕要最大程度地开放共享
上街找不到厕所怎
不少人和王女士有着相同的感受。由于怕遭到拒绝,许多市民并未形成去饭店、宾馆、写字楼等场所如厕的意识和习惯;一些外地人由于人生地不熟,也很难想到去这些场所如厕。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对如厕之难体会最深,有很多司机都有因为实在憋不住而随地方便的经历,有的司机用“歧视”来形容一些宾馆、饭店门卫的态度。笔者访谈的几位司机都认为,北京现在许多新建的小区也应该有公共厕所,临街的大型单位、市面上的小饭馆,都应该把厕所对外开放,方便大家使用。
给女性更多的“专用空间”
北京公厕里的一个特殊小空间正在被市民所熟悉,小保姆可推着轮椅上的大爷如厕,妈妈们也可带着自己放心不下的半大男孩出入。这种多功能的专用间又叫“第三空间”或“无性别空间”,主要为方便老人、儿童、残疾人如厕设置。专用间里设有呼叫器,使用者需要帮助时可按铃,管理员可听到。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环卫设施处负责人马康丁说,北京近年来新建的厕所都设有专用间。此外,根据女性上厕所时间长、频率高、占用空间大的特点,在新建设的公厕中,遵循了男女蹲(坐)位1/1~2/3的比例,旅游景点的厕所还采用男、女厕面积1/1.5的建设标准。这些设计要求都出自2003年发布的《北京市公共厕所建设地方标准》,这个《标准》除了给女性更多的“专用空间”之外,大到厕所的规划原则,小到各种卫生洁具的空间、比例,都可从中找到详细的文字要求及图例。另外,今年起,已在北京东城区试点成功的蓝底白字、上有中英文、图形标志及指向的厕所导向牌将在全市推广应用,为市民如厕提供更便利的指引。
北京的公厕离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还有多远?从硬件来看,目前北京的二类厕所和国际上的基本无太大差别,但在配套设施、服务管理等软件上还是有差距的。
生态环保是最终方向
“高科技、生态和移动厕所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由于水资源的紧缺,发展节约水,不用水的生态厕所成为必须。”北京中保洁环保设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胜利说。该公司生产的塑料袋打包免冲移动厕所,自1998年起已在北京海淀区先后投入使用170座。这种厕所不用一滴水,一人次一打包,具有避免交叉感染、无外漏、运输成本较低等优点。建一座两个蹲位的移动生态厕所约需10万元,其造价仅是独立式厕所的1/2或1/3。
目前,可应用于建设生态厕所的技术还有泡沫封堵、干式微生物堆肥、微生物循环水、化学循环水等。马康丁介绍,去年北京市修建应用泡沫封堵技术的厕所180多座,此项技术在水冲方面进行了改革,使次冲水量从原来的3升降到了0.1~0.13升,实现了用水少、排污少,建厕条件也相对宽松了。北京市今年还将建大量节约型厕所,积极推广泡沫节水、免水冲小便器、中水再利用、生物除臭等技术的应用。
人文、生态、节约已成为北京公厕建设和管理所坚持的理念。北京今年验厕将要求各地区上报厕所的GPS定位坐标,清楚地了解每座厕所的状况,为公厕的规划管理及市民如厕提供更多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