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开创我国中医高等教育的新模式

2006-05-18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今年2月17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浙江中医学院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

从中医学院到中医药大学,47年的办学历程,近半个世纪的历史积淀,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一个秉承中医药传统的高校在改革中涅?,一个具有现代办学理念的学府在钱塘江畔耸立,有关专家盛赞浙江中医药大学“开创了我国

中医高等教育的新模式”。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

实施移址建校,改善办学条件

浙江中医学院成立于1959年6月,当时校园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原本狭小的校园,文革期间又被周边单位蚕食,2000年移址迁校前,学校占地面积仅77亩、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校舍破旧不堪,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和办学质量的提高。为使学校彻底走出困境,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采取“市场机制、盘活存量、置换土地、移址新建”的全新模式来彻底改善办学条件。2000年3月6日,学校整体搬迁至杭州滨江高教园区办学,从此翻开了浙江中医学院崭新的一页。

如今,校园环境幽雅,景色宜人,设施先进,建有浙江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浙江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增加了近6倍。图书馆藏书实现文献采集、借阅及检索自动化、网络化。具有申报省部级医药卫生科研项目和成果查新检索权。以学校为中心的滨江高教园区网络图书馆,可查阅园区内6所院校所有纸质文献和电子全文文献。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医院7所,教学及实习医院(基地)54所(个)。附属医院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中心6个,省级重点专科、专病中心31个。直属的浙江省中医院设有两个院区,资产总值近6亿元,2005年年门诊量114万人次、年业务收入4.55亿元,两项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中医医院前五名。

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采取移址新建的模式,对浙江省五大高教园区的建设起到了先导性、示范性的作用。全省有20余所高校采取这种模式进行移址新建,在省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并引起了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还对学校的“移址新建”进行了专题报道,浙江中医学院从此在全国名声鹊起。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

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之后,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了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经过全校大讨论,学校确立了“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中医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科研并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发展个性、突出能力,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相结合,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相协调,培养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创新型的一流中医药人才和具有中医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学校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较早地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实行了系办教学、校系两级管理。较早地进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实行了学分制、主辅修制、重点班制;实行开放式办学,与浙江大学联合培养七年制中医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学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先后获得了23个硕士点和5个博士点,成为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工作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单位及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单位,设立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办学质量、层次、水平显著提高。2001年学校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学工作随机评估中获得优秀,是当时全国25所参评院校获得优秀的8所院校之一,被专家誉为“开创了我国中医高等教育的新模式”。在2002年、2004年浙江省学位办组织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盲审抽查中分别获得浙江省第一;学生参加浙江省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一级考试通过率连续多年名列浙江省第一;200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名列浙江省第一;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近年来,尽管学校的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就业率却始终稳中有升,2005年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了85%以上,实际就业率均超过了98%。

重视科技创新,推进成果转化

学校紧密结合浙江中医药大省的实际,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科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推进产学研结合,科研总量、层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1000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近200项。开发了不少技术含量高的中药新药。其中有的中药处方药被美国F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并通过了I期临床试验。经俄罗斯临床试验后,俄卫生部已批准其在俄上市应用,为中药制剂进入国际市场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融合现代医学实验技术建立动物实验研究中心。该中心已培育成功可用于白内障研究的实验动物新品系白毛黑眼兔;建立了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症等50多种动物模型。每年除承担大量校内教学科研医疗的动物实验外,还为华东地区众多著名医院与大型医药企业提供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的新药药效评价等规范化动物试验技术服务。为了解决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关键技术,学校建立了浙江省中药制剂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联合医学、药学、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学科,运用超微量分离分析技术、标准化技术等开展了中药新剂型的开发、新技术的发明、新工艺的研究,可以对中药进行11种新剂型生产工艺的小试与中试。学校生命科学系建立了蛋白质组学实验室,该实验室从事的脂与脂蛋白代谢、中医药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研究,能分离、纯化、制备各种脂蛋白、载脂蛋白、受体和相关酶类,目前正着手建立实验室的蛋白质文库,以作为中医辨证论治、中药新药开发的标志性物质。面对我国有6000万人存在听力障碍的现状,学校设立了听力学本科专业,成立了听力与言语科学系,并结合传统中药药物引经理论与现代医学、声学、纳米技术等开展耳聋康复研究,已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听力学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的基地。该系“聋儿康复有效方法研究”和“耳聋助听系统耳模材料、工艺设备国产化研究”两项成果获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首创的聋儿家庭社区康复模式,每年载训聋儿400余名,已使1000多名聋儿康复而步入普通学校,仅省内就有5所聋哑学校因此而关闭或转招其他学生,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聋儿康复方法。

调整学科结构,拓展办学空间

针对中医院校学科单一、规模较小的状况,学校在全国中医院校中率先确立了“以中医中药为主,医、管、理、工、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大力进行了学科专业调整。按照“既要向多学科发展,又要保持优势与特色,既要打破学科单一,又要避免追求学科齐全,既要符合内部的科学规律,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的原则,学校布局了一批医学学科范围内的、与医学学科相关的、与医学学科能交叉渗透的专业。专业设置从单一的医科类3个专业扩大到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人文科学五大学科门类的21个本科专业。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470人扩大到2005年的2320人,全日制在校生人数从1998年的1600人扩大到2005年的10149人。学校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2个)、重点实验室12个;有厅局级重点学科25个、重点实验室12个。学校还设有动物试验研究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等研究所(中心)8个。主办了《浙江中医学院学报》、《浙江临床医学》两种学术期刊。《浙江中医学院学报》是全国对外发行最早的中医学术刊物之一,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加强对外交流,促进学术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健康观念、疾病谱、医学模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范围内正兴起“回归自然”的浪潮,中医药越来越受到普遍欢迎。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与17个国家与地区的28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有30多个国家与地区412批1723人次来校交流访问,选派了156批241人次赴35个国家与地区参加学术会议、合作研究、医疗援外等,招收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境外学生1042人。学校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先后聘请了一大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外国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2004年4月学校成功举办中医中药针灸诊治疑难杂病国际学术会议。学校与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a)代谢途径的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澳大利亚悉尼威尔士王子医院合作开展“中草药开发治疗血液病的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设有国际教育中心,境外学生人数居省属高校前列。随着国际中医药热的兴起,学校积极开展包括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多层次、多规格的对外进修、培训及学历教育,不少毕业生出国留学后活跃在国际医学领域,有的担任了所在国家的卫生行政管理官员,有的被聘为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教授。

正是由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多年来矢志不渝地积极探索和开拓创新,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人文学科五个学科门类,以中医中药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较高教学与科研水平的省属高校。今年2月17日,教育部批准浙江中医学院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使学校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面对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的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浙江中医药大学一定能实现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谱写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更加绚丽的新篇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