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哲思与文心的具象

2006-05-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倪祥保 我有话说
刘郎先生远循万世高山流水之清音,近得琴川常熟田地之灵气,又乘海虞子游文学之乡风,不负众望地成就了他又一部十分精雅的电视文化艺术片《七弦的风骚》。耳听其中幽雅清丽的古琴乐曲和林如女士声情并茂的朗诵,目睹全片一派被哲思与文心神游的具象,真使人特别感到美轮美奂而韵味无限。

列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

物质遗产代表名录的中国古琴,可谓千古风骚、旷世高雅;以仲雍让国、言子弦歌而享誉华夏的常熟,堪称云蒸霞蔚、钟灵毓秀。《七弦的风骚》表现中国古琴与“琴乡”常熟的时候,倾心将虞山琴派、诗派、画派、印派以及常熟的藏书、古迹、文人等融为一体,简洁而全面地写出了“琴乡”常熟三千年来的文脉渊源和人杰地灵,就像虞山画派重要画家王石谷以平远和高远视点相结合写就的《芳洲图》,不仅给人以视境开阔的宏大气势,而且能使我们如司空图《诗品》所言“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在此基础上,这部电视艺术片刻意将中国古琴的历史与体式、琴乡与琴境、琴手与琴心作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烛照和“道”与“器”关系层面的深刻探讨,写出了古琴这个美丽而雅致的文化图腾的高古圆融和奥秘无穷,可谓“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好学勤读而贯通文史哲的刘郎,非常懂得中国古琴的艺术真谛与中国很多优秀文化遗产的本质精神一样,既强调大道与小器同根共生、文化与技艺互为表里,又强调人间万物都需要阴阳平衡、性情调和与天人合一。尤其是片中关于古琴与弹奏者手指、心意之间的奥妙无比、玄机无限的声像解读,不禁使人想起苏轼的著名《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刘郎是当今中国拍摄电视文化艺术片自成一家的少数几个大家之一,也是一位往往总能因为文字“文本的胜利”而赢得胜利的著名电视片编导。认真阅读电视文化艺术片《七弦的风骚》的解说词,可以让我们非常强烈地感受到,刘郎先生创作文字文本不仅字斟句酌、呕心沥血,而且总是努力使“一切情语皆景语”。《七弦的风骚》将古琴画面分别与青铜器、玉雕、丝绸和瓷器画面交相切换的那一段蒙太奇组合,确实是该片非常华彩的一段,声画组合相得益彰,镜头切换和谐流畅。殊不知,这组众口一词的蒙太奇镜头,恰恰首先完成于刘郎先生的笔下:“与凝重的青铜在一起,它是那样融洽;与剔透的玉器在一起,它是那样的匹配;与华贵的丝绸在一起,它是那样的亲近;与晶莹的瓷器在一起,它是那样的和谐。”

在刘郎的心中,“文字是田野的羊群,只有给它们指认出那条路径,它们才会在一片苍茫的暮色之中,迎着夕照回家”。在刘郎的笔下,很多作为脚本的文字都在他脑海里被酝酿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景而不断升腾飘越,缤纷联翩。《七弦的风骚》第三章《琴乡》写有这样一段:“吴人尚武,勇冠一时,但后来,历史的长风一阵阵刮过来,竟吹灭了那一盏虎帐红灯。不过,读书的灯盏却亮了起来,把昭明太子夤夜勘书的人影投放在粉墙之上,把黄公望所磨的墨汁映照得一片晶莹,把钱谦益和柳如是的红豆山庄点缀得香温玉软。”这与其说刘郎在抒写深远的历史感怀,不如说勾画了一幕幕动人的历史情景。

在《七弦的风骚》系列影像图景中,除了古琴,出现最多的也许是各种各样关于水的镜头:浮光跃金的湖面,飞流直下的瀑布,静如镜面的水田,清澈见底的池塘,晶莹透亮的水珠……而这一切不仅与江南常熟、海虞琴川直接相关,与体现虞山琴派本质的一个“清”字内在相关,而且与高水流水的千古佳话和回响于外太空的古琴曲《流水》也密切相关。片中所有这些有关画面及其解说词,有时表现出两相间离而潜在呼应,有时表现为两相和合而各逞其美,确实深得古人“眠琴绿阴,上有飞瀑”的典雅之致,具有司空图所赞赏的“语不欲犯,思不欲痴”之美学效果。

也许还值得一提的是《七弦的风骚》中的画面内在动感及其张力,这无愧是刘郎在该部新作中的明显进步。琴师潜心演奏古琴的情景浮现在粼粼波光之中或逐渐飘入太极图深处的那些镜头,不仅意味深长,而且富有动态美感;诸如一条鲜艳的红绸带高高越过石牌坊飘然而下,稍加特技处理所造成的琴谱书页上各种指法的“手之舞蹈”,琴师因心灵深处感动而在眉宇间传达出的细微颤动等等,足以令我们心旌摇荡。我看刘郎《七弦的风骚》后想:电视艺术片也许永远崇尚视听兼备,只有声与像如红杏在林,它才给人以撼人肺腑而妙不自寻的无穷美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