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化产品如何才能尽快实现走出国门的战略目标?中国的文化产品目前为何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旨在“为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搭建平台”的第二届文博会,在昨天举行的“2006中国国际文化产业论坛”上,与会专家在“全球文化贸易与中国”的主题演讲中,就上述问题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使听众深受启迪。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认为,当前中国文化贸易首先要选择“四名”战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名牌工程、名人效应,以此把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树起来。他说,企业是文化产品的制造者和推广者,也是文化市场的开拓者,是文化市场的主体和跨国经营的承担者。没有名牌的企业就不可能打开国际文化贸易的局面,更不可能形成国际文化的竞争力。竞争,实际上是企业实力和创造力的一种较量;企业形象和市场信誉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必须要下工夫培育一批文化的名牌企业,担当起我国文化国际竞争的重任。
中国有举世无双的文明历史和文化资源,中国的文化产品为什么没有竞争力?柳斌杰认为,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培育出竞争国际市场的文化品牌。“当我们创造出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中华文明特色的名牌文化产品并被国际文化市场认可时,我们的文化就不再是对外的宣传品,而是国际文化消费者的必需品,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政府应着力助推对外文化产品贸易发展
文化产品贸易的发展,还具有体现城市文化形象、反映城市科技发展水平的作用,可以认为文化产品贸易是体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项指标。”深圳市副市长闫小培的观点,博得了听众的热烈掌声。
闫小培对如何推动深圳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提出几条对策:培养文化产业,也就是加快发展内容产业,同时扶持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完善市场经济的同时,培育出能够带动本地文化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集群;尽快形成对外文化贸易的政策法规促进体系,尽快研究制定更加有利于文化企业走出去的经济政策,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积极利用“文博会”的平台,吸纳海内外经济文化资源,开展与国内外文化产业界的合作,使深圳成为文化产业领域项目流、资金流、人才流的聚集地。此外,还要着力培养一批能够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网络之中进行创造、生产、推销的企业或中介机构,以推动我们的对外文化贸易发展。
中国文化产品要在民族化与国际化间加强互动
韩国文化产业内容振兴院董事长兼CEO徐炳文说,具有创造性的文化产业社会已经到来。美、英、法、日、韩等国正在扶持文化产业,推动其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在发展文化方面,中韩应该携起手来,并推动双方的长期化合作。
徐炳文认为,中国具有东方文化底蕴、市场主导力量与人力资源,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应该与包括韩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建立伙伴及合作关系。而韩国是IT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强国,正致力于通过提供文化产业专门性人才和基础设施创造市场。从韩、中长期化合作来看,应抛弃单方面的“韩流”,成立韩中文化产业交流协会,加强双方向的、长期的文化与合作,并且培养共同发展的“共同体意识”。
中国文化产品如何能“走出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对外文化贸易研究所所长李怀亮鲜明地提出:要在民族性和国际标准之间保持张力。
他说,在国际市场上,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产品没有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是没有丝毫竞争力的。但是,在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中,来自外国的陌生艺术,刚开始都会遇到“文化折扣”。因此,在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内容方面的民族化与国际化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保持这二者之间的张力,才能增强我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如何保持这二者之间的张力?李怀亮认为,中国的文化产品应该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时,尽量做到与国际市场接轨,用现代意识来处理传统文化资源,沟通中西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
李怀亮同时提出中国文化产品走入国际市场的策略:一方面牢牢控制国内市场份额,一方面利用文化亲和力,辐射港台、东南亚华人文化圈,以及韩国、日本等亚洲汉字文化圈,成为区域市场上的强有力竞争者。同时积极培育欧美主流市场,为进入欧美市场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