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低度均衡?按照作者的说法,低度均衡是指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备和制度缺欠等因素,使得服务市场供需之间更多的以低层次、共性化的服务取代个性化、高品质、多层次的服务,从而使产业规模维持在较低水平上的一种现象。也就是说,本来服务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由于供给或需求的制约,产业远没有达到应有规模,处在低度的均衡点上。
其实,面对现实中的种种消费矛盾,以及服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我觉得更重要的不是解读低度均衡的含义,而是分析造成低度均衡的原因,以及如何消除低度均衡现象。一般人认为:造成低度均衡的原因是信誉的缺失,消费者在上当受骗之后,选择了不消费、减少消费或出低价消费,这反过来又影响供给,最后造成整个行业的低度均衡。但作者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信誉的缺失是其重要方面,但除此之外还有诸多方面的原因:
1、信息不对称。服务产品大多是无形的,消费者需要知晓的与服务产品相关的信息很难从产品表面反应出来,服务企业如果不能或者有意不提供相关信息,消费者就会处于盲目状态,由此便产生了矛盾。
2、垄断的存在。许多服务行业具有天然的垄断特征或者容易生成垄断。如果政府没有相应措施加以管制,服务业中的垄断现象相对于工业要普遍得多。因为垄断,企业缺乏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加速创新的冲动,并且受利益驱动,往往形成较低的服务质量和较高的服务价格,这就必然会促使市场需求下降,并进一步导致服务创新缓慢,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3、行业规则滞后。服务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一直是服务营销和服务认同的一大难题,而我国许多服务产品的消费需求不能扩大(虽然有购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此引起的。由于社会进步速度加快,从传统行业中分化或者“无中生有”而产生了大量新的行业,并且新兴行业又发展较快,行业制度建设、法律规范明显滞后,消费者虽能承受所需要的服务价格,却承担不了市场失范的成本,这时消费者就往往选择不消费或少消费,因而造成低度均衡现象的加剧。
4、服务消费的弹性大。与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基本需求相比,许多服务消费属于享乐性消费。少数富有的人拥有多数的社会财富,而作为享乐性服务业的消费主体――中等收入阶层拥有的社会财富比重偏低,从而导致整个服务行业的需求弹性较大,一旦有不利于消费的环境或行业因素,市场需求缩减较多,服务业就容易出现低度均衡。
5、消费时间约束。服务产品大多具有非实物性特征,是难以储存的,这就形成了服务业最显著的特点―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的同一性,即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往往是同时完成的。这个特点说明消费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消费需求的实现,仅有购买力而没有消费时间就从根本上限制了服务业规模的扩张。
6、传统与习俗。由于文化、传统及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收入提高对某些服务业的相应刺激在特定国家的表现是不同的。在居民收入达到一定的高度以后并没有促进相应服务业需求的增长,这种低度均衡就是消费偏好导致的。如中国保险业的低度均衡与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和投资意识不强有关。
这种分析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贡献。主要体现在:一是为解决低度均衡提供了正确的思路。从内外因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内因进行透彻的分析,这有利于增强服务业的内部动力,将潜在的消费变成现实消费,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滞后问题。二是与工业品、农产品不同的是,服务消费弹性较大,服务消费低度均衡可能是长期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们只有在不断消除低度均衡过程中来促进服务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水平的升级。所以,不能奢望一时研究、一次研究就能解决服务消费低度均衡问题,而是需要不断地研究,深入地研究,既要从服务消费的整体上把握,进行系统的分析,又要针对不同服务行业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三是解决服务消费低度均衡问题的意义重大。解决服务消费低度均衡其实是扩大服务消费。通过提高服务消费,可以更多地提供“绿色GDP”,稀释“GDP”中的“黑色GDP”含量,这对转变目前我国以投资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也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从这方面讲,深入研究服务消费低度均衡问题,又是非常紧迫的。
将这一话题、或者说是课题进一步延伸下去也很有意义:如低度均衡的量化表现是什么?即有多大的潜在需求因为低度均衡的影响而没有变成现实需求?这是政府出台相应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消除低度均衡的目标所在。又如,不同行业低度均衡的不同影响因素是什么?目的是依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出台相应的政策,以有针对性地消除该行业的低度均衡。还如,服务标准与低度均衡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是目前许多新兴行业发展中消费者与服务者的矛盾集中点,也是利用中介组织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如何加快制定和规范行业标准,将弹性较大的、模糊不清的、每个人感受不一的服务,通过研究逐步实现大家认同条件下的标准化,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