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产业理论前沿与区域经济发展

2006-05-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笛清 我有话说

由山东大学《产业经济评论》编辑部、山大产业经济研究所及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月中旬在青岛召开。来自全国十多所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

出席了研讨会。

美国南加州大学谭国富教授作了题为“最近5-10年北美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的前沿问题”的报告。他介绍,网络产业经济学和市场设计理论是最近的研究热点。网络产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需求互补、网络外部性及双边市场的特征。他以航空网络、通讯业和信用卡系统的实例,解释了双边市场理论――双边市场是指两类或多类市场参与人必须依靠中介(平台)进行交易/交流,平台价格结构对市场交易流量的影响是通过增加一类参与人的价格,并同额度降低另一类人的价格进行的。

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刘志彪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长三角产业升级问题”。内容主要包括:1、长三角产业升级的背景。长三角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密集地区,但多数是FDI(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或外资代工模式,外资代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70%-80%。相比之下,本土企业发展不足,因此价值链的升级并不是长三角的问题,关键是以外资带动本土企业发展。长三角企业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R&D(研究与开发)比例非常低。2、长三角发展体中,上海的功能定位问题。很多跨国公司把公司总部定在上海,制造环节放其它地区,资料显示,上海的GDP每增长15%,长三角的GDP就会增长9%,所以,上海应考虑把不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通过政府引导转移出去。3、产业同构化问题。长三角的同构化比率在迅速下降,但同时,产业集群内部存在高度的同构化竞争,高度模仿的生产方式对产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4、地方政府为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盲目上项目,带来地方政府间接性地高负债。5、再工业化的要求。长三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果是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大量工业性投资转移到外地而长三角投资相对不足,应加强对工业各行业的建设与投资,政府政策也应作相应调整,诱导、驱使工业投资在长三角集中,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的局面。

中国社科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主任张昕竹教授作了题为“网间结算与中国反垄断法的制订”的报告。他认为未来的电信监管将越来越多地依赖定量信息,而要想使监管政策到位,监管者最关键和最基础性的任务,就是解决电信成本的测算问题,包括建立透明和符合国际惯例的成本核算过程和原则。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立群教授作了题为“环渤海经济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政策选择”的报告,内容包括:1、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以1993年-2001年数据为准,从总体看来,结构相似的数字呈下降趋势,相似系数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再缓慢升高的过程。2、产品质量的结构相似性。对产业专业化系数作了改动,环渤海地区的主要优势产品集中在几个地区,主要为石化和黑色冶金产品,制造业产品结构趋同不多。3、地区制造业结构差异及变化。用地区间分工指数及其变化率来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内各省市间的分工不断深化,各区域的专业化分工发展不平衡。4、区域产业政策的选择。相同的资源结构,生产函数和需求偏好使各地的选择趋同。结构趋同是增加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地区间的专业化分工在不断深化,为过度竞争埋下隐患,同时又缺乏产业协作机制。建议环渤海经济圈应考虑产业和产品的“错位”发展。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主任林平教授、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臧旭恒教授、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院长张晖明教授,以及陈甬军、武常歧、于良春、姜旭朝、原毅军等知名学者分别在会上作了主题发言或评论。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就许多产业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与讨论。

《产业经济评论》每半年出版一期,平均每期160个页面,发表十篇左右论文。该刊着眼于中国改革开放,着力发现与扶持青年学者,大力推出学术前沿重大研究课题综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