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创新意识

2006-05-2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张晶 我有话说

人文社会科学在整个民族文化的结构中究竟是一个什么角色?或者说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个问题看似大而无当,其实是我们应该从超越具体学科的深层意义上思考的。

在我看来,人文社会科学

的功用更深层地体现于“无用之用”,是在于人文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意味着整体民族思维水平的提高。“自主创新”在科学技术上意味着不依赖于外来技术,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而这从根本上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离开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创新”便成了一句空话。而激发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提升其创新能力,这样的历史使命更多地落在了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肩上。

发达国家的历史和现状都证明了这样一种事实:一个民族在科学技术走在前列、不断地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自然科学成果的同时,往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也是善于不断提出不同于前人和他人的思想的。思想的创新能力是整体性的。18世纪以来的西方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都足以说明这一点。而我们今天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不能辞其责,而是扮演着首当其冲的角色。我们必须有这种角色意识。从现在起就应该自觉地担负起增强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开发和提升其创新性思维的历史使命。

要担负起这种责任,首先必须反思我们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如何。我们国家拥有世界上数量最为庞大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但是,我们的学术成果所体现的思想前沿性含量和原创性含量都是远远不够的,其具体的表现主要在于:一、重复性选题、重复性套路非常之多,这在传统的文史哲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二是在研究方法和思维方面更多地依傍于西方的人文和社会科学流派,食洋不化的现象比比皆是,要不就是陷入相沿成习的旧有模式;三是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停留于个案的描述性的研究为多,而在资料基础上体悟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抽象出新的理论命题的能力较差,明显地显现出研究主体在思维的创新能力方面的不足;等等。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于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的出现,而这种人才的主要标志在于具备很强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更大的广度与深度上担负着这个任务。那么,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自身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

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现在的问题是各种现实利益的诱惑和评估体系的制约,使得人们往往要在一个相对不高的思维层面上尽快地“制造”出数量很多的研究成果,这种“成果”其实有很多是打了引号的。我主张哪怕暂时少出些成果,也要自觉地在思维能力的层面上培养锻炼自己。我们现在的研究人员普遍缺少思维的原创力,而基本上使思维滞留于事实描述层面。包括一些理论话题,也缺少纵向的提升,而更多的是横向的挪移。当然,我说的思维的原创力,决不是脱离文献资料的玄想,而恰恰是在已有的文献基础上的构形与抽象。在创新思维中,构形能力是重要的、基本的能力。无论是自然科学的发明,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创造,构形都是最基本的环节。所谓“构形”,我以为就是在原有的物质和思想的材料基础上,在观念中构建新事物的图形的过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需有一个先在的构形过程。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出新的命题,这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途径。抽象一是需要提炼的操作程序,二是需要主体的整合,这也就是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所说的“悟性”。

创新并不排斥借鉴。他山之石,其实是为了攻玉。创新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把人类的思想与文化向前推进一步。柏拉图也好,孔子也好,都是我们今天发展的基石。创新不是摒弃人类的思想文化遗产,恰恰是传承人类的思想文化火炬!我们要从20世纪的西方思想中走出来,更要从中国古代的哲学与思想中走出来,我们能够而且必须开创人类21世纪的思想纪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