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已熟知“幼小衔接”这个概念的今天,一个新的概念――小初衔接,正在纳入教学者的视野。
近日,一项很有意义的交流活动――“小初衔接”作文教学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与北京三帆中学间举行。研讨会上,北师大实验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与三帆中学初一年级语文老师各上了一节作文指导课,使两校
这样的反响,与举办这次活动的初衷非常相符。说到初衷,北师大实验小学副校长董仕峰说:“课改后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就是中学不太了解小学的课改做到了何种程度,有的中学还反馈说小学生的质量下滑了。具体到作文教学,中学老师也有困惑,本来挺爱写作文的小学生,到了中学不爱写了,有的甚至写起来非常困难。而从小学方面讲,老师们也希望了解中学的课是怎么上的,这样,可以在小学阶段做一些工作,以便让小学生升入初中后能尽快适应那里的学习生活。于是,我们想到了双方沟通一下,探讨一下小初衔接。”
沟通的效果的确不错。董仕峰说:“虽然只是听了双方的一堂作文课,但也已经反映出这两个阶段的教学是不一样的。中学注重写作的策略,小学则更关注学生的兴趣,以及课堂上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来看,初中生发言不多,习惯被动接受,小学生则愿意参与讨论,发表看法,这些表现与学生的心理变化有关,但也和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有关。研讨会后,大家普遍反映,小学的作文课在深刻性、条理性上要向中学学习,而中学可以在营造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兴趣和主动性方面,借鉴小学的做法。”
北师大实验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贾红斌老师告诉记者:“小初衔接,就是我们小学往上看,他们初中往下看。这样,可以彼此多一些理解,避免一些知识点的重复,还可以在课改之后总的教育理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更科学地评价一名学生。总而言之,一切是为了孩子顺利地成长过渡。”
在教育界愈来愈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今天,小初衔接的探讨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董仕峰告诉记者,今后,他们不仅将作文教学小初衔接的探讨继续下去,还会将探讨扩大到数学、英语等教学领域。“显然,这对孩子的发展有益。而当前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树立学生的发展观。”董仕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