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链接:韩国江陵的端午祭

2006-05-2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韩国江陵端午祭久负盛名,每年的端午祭期间,来自韩国和世界各地的观光者达百万人之多。是什么东西吸引如此众多的参与者、参观者,这要归结为韩国江陵市政府对民间无形文化财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的保护。正是这一举措,使得一个民间节日成为江陵文化的标志,韩国民族精神的象征;成为一种无形文化遗产,供人类享受;成

为外界认识韩国文化和江陵民情的一个窗口。

江陵端午祭的确是东亚“汉字文化圈”有趣的文化现象。以节日习俗而言,端午节虽然发源地在中国,但是在长期的流传和国际交流中,它被中国周边的国家和民族所吸纳,所接受,并置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形成韩国民族独特的节日习俗。如果追述韩国江陵端午祭的原型,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在韩国的许多典籍中都记载了对“端午”的解释,这种解释和中国人的观念是一样的。如韩国也称五月初五日为“重午”、“重五”、“端阳”、“五月节”,韩国特有的词是称“端午”为“上日”,意为神的日子。按照传统风俗,在端午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妇女们用菖蒲汤洗头发或饮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妆,称为“菖蒲妆”。士大夫人家的门柱上贴朱砂符借以避邪,君臣之间要互赠端午扇表示祝贺。中国端午节的许多习俗如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缕、划龙舟、纪念屈原等习俗,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并不存在。但韩国江陵地区的端午祭,同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祭祀、演戏、游艺是其主要内容。其中的祭祀仪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说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这也是韩国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无形文化财的主要原因。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传说,他们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国师城隍“梵日国师”、大关岭国师女城隍郑家女等。

江陵端午祭是现在韩国保存比较完整的传统节日习俗之一。原来在韩国许多地区都有端午习俗,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消失了,唯独江陵地区完整地保存着。在江陵地区,端午祭有着繁琐的祭祀仪式。如果从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举行五个昼夜;如果从“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时间长达20多天;如果从“谨酿神酒”算起,则长达一个月的时间。江陵端午祭的程序是从酿制神酒开始的。农历四月五日,人们用江陵旧官府“七事堂”发放的大米和?子酿制神酒,准备端午祭时敬神和饮用;四月十五日举行“大关岭山神祭”和“国师城隍祭”,祭祀结束后,锯一段神木,人们将青红礼缎挂在上面,然后在神木的引导下,组成迎神行列,农历五月初三傍晚时分,回到江陵国师女城隍祠(郑家女)接受“奉安祭”,也就是端午祭的“前夜祭”。祭祀结束后,将大关岭山神和国师城隍牌位送往南大川露天祭场。从初四到初七,每天的早晨举行“朝奠祭”。江陵端午祭的祭祀仪式分“儒教式祭仪”和“巫俗祭仪”两种。儒教式祭仪以奉读汉文祝祷词的形式进行,祝祭的内容涉及除祸招福、健康安宁、治愈疾病、农渔丰收、禽畜繁盛等。儒祭之后,开始伴随歌舞戏剧表演进行的“巫俗祭仪”,直至深夜。江陵端午祭的活动丰富多彩。除指定的祭礼(谨酿神酒――送神仪式)、巫祭、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儿童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这些都是地区或国家指定的无形文化遗产)外,还有众多的民俗活动,如汉诗创作比赛、乡土民谣竞唱大赛、全国时调竞唱大赛、拔河、摔跤、荡秋千、射箭、投壶等;庆祝活动,如烟火游戏、端午放灯等;夜间活动,如国乐表演、伽椰琴并唱等;艺术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此外还有被称为“乱场”的商品交易。现在在江陵端午祭时还邀请国外民间艺术团体到场表演,增进各国的艺术交流和友谊。

韩国江陵端午祭是一项大型的庆祝活动,它以端午节为契机,紧密结合了韩国民众信仰和农时活动。不同于中国端午节的是,它以韩民族自己的方式,结合韩国民众的需要和审美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它的祭仪,无论是“儒教祭仪”还是“巫祭”,都保持了原生状态。这种原生形态正是端午祭历史价值、文化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之所在,是被列为韩国国家指定的无形文化遗产的根本所在。但是民俗文化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前进,有许多新的内容自然会补充进来,这一点在江陵端午祭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江陵端午祭的组织者十分明确“人为明天而活着,热切的渴望与理想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作为民俗活动,每年的端午祭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尽可能安排增加新的活动项目。正如江陵市长所说的“如同人有家乡,文化来源于民俗;正如家乡有情,民俗这一多样性的根源,必须受到尊重”,他们相信“最地区性的才是最全球性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活的需要。


神酒谨酿


山神祭

国师城隍启程

奉神拜祭

迎神祭

朝奠祭

端午巫术

烧祭

官奴假面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