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需要大力发展科普。科普对提高公众科学素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国科协的主要工作之一。在中国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有代表提出,现有的科普质量不高,形式单一,存在很多问题。公众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科普?怎样解决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需要也越来越多样化。“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这个问题,已经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回答。苏州市科协主席陈维说:“要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进行不同种类、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科普,这样才能达到科普的效果。”
陈维举例说,城市社区居民大都对保健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随着收入的提高,对旅游、摄影、烹饪等知识的需求也有所增长。对于青少年来说,科普的重点应该是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农民群体的科普重点是实用技术的培训,而农民工则更需要法律知识、工作技能的科普。
他说:“不仅科普的内容要因人而异,科普的方式也要有所区别。对青少年来说,网络更受欢迎。对农民兄弟来说,还是基层党员的示范作用更有效。农民工分散性、流动性很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科普还在不断的尝试和探讨中。最近,我们发现利用露天电影进行科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科普存在哪些问题
张景中院士是数学家,也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他分析说,科普工作简单化、形式化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人才缺乏。“原来我们对科普工作重视不够,导致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科普工作”,张景中说:“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普工作,不过人才的成长是需要周期的,我相信只要国家加大对科普工作的支持力度,我们国家的科普工作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其实,近些年来我国的科普创作日渐繁荣,可阅读群却没有明显增加,甚至出现了“有图书,没读者”的窘况。张景中说:“青少年是科普图书的主要阅读者,可是现在的教育有些急功近利,青少年功课太繁重,哪有时间读课外书啊!”
张景中院士一直致力于把数学变得简单些。1996年,他出版了《数学教育和教育数学》一书。这本书在台湾第一版就卖了4万多本,可在大陆4年只卖了1万多册。张景中说:“这是教育体制和评价体制的深层次原因,需要整个社会不断改变和完善。”
怎样才能做好科普
中国科普研究所原所长居云峰说:“科普是一项社会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他说:“社会方方面面都要提供科学普及条件,使公众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科普教育,提高科学素质。现在很多公园,经常会展示一些科普内容的展板,让群众在游玩的同时接受了科普教育。”
国务院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中提出,要在2049年建国100周年之际,使中国公民基本具备科学素质。这就要求特别重视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尽量使他们在中学、最晚在大学毕业前基本具备科学素质。因此,在正规教育中,要将科普列入其中,提高教育质量,发展素质教育。
居云峰说,国外很多学校将教学内容搬到科技馆中进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我国的学校应该借鉴这种方式,不要把科普都留到周末或节假日作为一种课外活动。要将科普结合到教学内容当中,对教师进行培训,与科技场馆的科技设施相结合,引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本报北京5月2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