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2006-05-2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邢秋华 李玉宝 本报特约记者 钟友国 我有话说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震撼心灵的歌。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博士辛华雯,最爱唱的是《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这首歌。5月中旬,在广州军区“八荣八耻教育”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上,辛华雯爱国报国的先进事迹,就如她爱唱的这首歌,深深打动每一位官兵……

“尽管你还清贫

,我总觉得生活那么甜蜜”

2004年7月,辛华雯被派到德国留学。她瞄准“遗传药理学”和“药物代谢与转运”等世界临床药理研究难题努力攻关,竟一连数月不出研究所大门。她的研究精神令导师克罗茨教授大为感动。这个一向以严厉著称的导师破例把实验室和图书馆的钥匙交给她。很快,辛华雯撰写的“药物代谢和转运”方面的研究论文,刊登在世界著名的杂志《消化道药理学与治疗学》和《欧洲临床药理学杂志》上;她主研的“创新性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引起德国临床药理界的震动。研究所所长主动提出为她办理长期签证,并许以高薪聘请和“全家迁居德国”的优厚条件。国内外也有10多家单位欢迎她去工作,有的甚至提前为她准备了位子、房子和车子。

对此,辛华雯不是不动心。但她想得更多的,是中国军人的使命。访问学习期满,辛华雯便带着2大箱专业书籍和研究资料,也带着德国导师和一些招聘单位的深深“遗憾”归国,回到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

“一滴水,也要荡起美丽涟漪”

辛华雯回到医院时,正遇上编制体制调整,她所在的临床药理科与药剂科合并。科室撤了,有人劝她趁早转业。辛华雯坚定地摇摇头。科室虽然撤了,但专业还在,职责还在,使命还在。她毅然选择留下。

院党委关心她,向上级申请突破编制限制,让她专事临床药理研究,从“院长基金”中给她拨出科研专款;为她配备科研助手,添置设施设备……辛华雯深深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与厚爱。此刻,那首曾在她心中唱过千百遍的歌又情不自禁地涌出胸腔,歌中那“哪怕我是一滴水,也要为你荡起美丽涟漪”的话语,激发了她的工作热情。辛华雯把目光投向临床药理专业的最前沿――研制免疫抑制剂的“节约剂”。近年,随着大量器官移植手术的开展,出现一个难题:器官移植患者要终身服用环孢素。这种药毒性大,价格昂贵,很多患者不堪重负。为提高器官移植远期生存率,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沉重的经济负担,辛华雯决心研制出免疫抑制剂的“节约剂”。

这是一个富于前瞻性和实用性的科研课题,在国内尚无先例。她屡败屡战,经过90多个不眠之夜,终于使免疫抑制剂“节约剂”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此项成果论文在国外著名医学杂志发表,有关部门正为其申报科技成果一等奖。

为确保恶性肿瘤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辛华雯又把眼光投向临床一线,率先在国内做抗癌用药的合理用药监测工作。在进行恶性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实验时,辛华雯到处收集样本。有几天,武汉连降暴雨,交通中断。她冒着倾盆大雨,趟过没膝的脏水也不肯把工作停下来……靠这股韧劲,辛华雯成功建立起肿瘤药物体外敏感性测定方法和体系,“416例恶性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和疗效的临床研究”为抗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填补了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荣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三等奖。其“聚酯型儿茶素”作为新型抗癌及免疫调节作用药物,也荣获军队科技成果三等奖。在辛华雯的努力下,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步入快车道,享誉军内外。

“我的爱,深深埋在你心里”

去年底,一位患病住院的战士服用抗生素出现“药物恐慌”,令辛华雯寝食难安。她调查得知,原来并非战士心理恐慌,而是药物导致的异常生理反应。作为临床药理专家,她把对战士生命的关爱和对部队战斗力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倾注在艰辛寂寞的探求中,为此牺牲合家团聚的天伦之乐,顾不上好好照顾年迈的父母。辛华雯父母住在距医院一江之隔的汉口,可为突破药物导致异常生理反应这道新的科研难题,她日夜泡在实验室,废寝忘食,晨昏不辨,一连两个多月没有回家看望父母。她哪里知道,此刻,年迈的父亲患冠心病和肾结石已一病不起,几次休克。当她顺利完成“全方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研究”课题回家时,父亲已手术多日。望着枯瘦的慈父,想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古训,辛华雯的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艰辛的攀登、无私的付出,使辛华雯医疗科研硕果累累。她先后荣获美国“默沙东国际临床药理学奖学金”和中国药理学会“施维雅奖”,6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和军队医学杰出中青年等科研基金,主持参与的10多项科研课题全部获奖,并有50多篇论文在著名期刊发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