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女排在与古巴女排比赛中。新华社发
2006年北仑杯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5月28日在宁波
新人尚需磨炼
中国女排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得冠军后,进行了大改组,本次北仑杯女排精英赛上,主教练陈忠和多次排出“二老带四新”的阵容,检验新人的目的十分明显,而徐云丽与王一梅两位年轻队员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则成为中国队的最大收获。
今年只有19岁的徐云丽身高1米96,被称为继赵蕊蕊之后中国又一“世界级”副攻手。徐云丽技术全面,不仅在进攻与防守上独具优势,在发球和网前小球处理上也独具特色。在首场对荷兰队的比赛中,首局徐云丽与周苏红多次配合,依靠进攻与拦网全面开花,保证中国队首局速胜。此后对俄罗斯队的比赛,在其他中国队进攻队员“集体哑火”的情况下,又是徐云丽独当一面,为中国队获得两连胜立下战功。在最后一场对古巴队的决战中,徐云丽延续了良好的状态,她不仅在网前凶狠扣杀为中国队屡屡得分,而且发球多次直接得分。此外她的网前吊球也颇具威胁,她先是高高跳起大力挥臂,让对方深信她将奉上一记猛扣,一旦对方球员全力起跳,张开手臂拦网时,徐云丽却在触球的一刹那轻轻一拨,让对方眼看着排球落地而无能为力。“徐云丽是我们中国队的又一个好苗子。”主教练陈忠和这样评价她。
王一梅同样是技术全面型选手,她给人留下的最深印象是发球颇具威力。王一梅跳发球时能够充分利用腰腹力量带动手臂击球,发出的球力量极大,对方接球后不是弹回来给中国队提供直接进攻机会,就是直接把球回到界外。连续扣杀是王一梅的另一个特点,身高1米89的她拥有身高优势,同时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她成为进攻明星的另一因素。在对古巴队第二局的比赛中,王一梅的这两个特点得到完美展现:在获得发球机会后,她用招牌式的跳发球让对方一传十分被动,在球被直接弹回后,她主动上前迎球猛扣,可当古巴队员全力将球挡回后,她又利用良好的爆发力再次起跳,连续的重扣让对方只能面对失分的结局。
虽然中国年轻队员有上佳表现,但她们的缺点也十分明显。在对俄罗斯队的比赛中,徐云丽面对队友传过来位置不太好的球时,竟然直接将其推过对方前场了之,这等于白送给对方一次进攻机会,“对这种球实在没办法的话,推也要推到对方后场去啊……”陈忠和对这个低级失误也十分不满。而王一梅,在与古巴队的比赛中,面对对方防守的空当,竟然将球扣到界外;直接发球下网给对手送分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基本功不扎实成为她成长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别看她们打得头头是道,但关键时刻总有失误”,“我们的年轻队员很优秀,但要成熟起来还要多加磨练……”主教练陈忠和一番话道出他的看法。
战术发生转变
本次比赛首轮意外遭遇荷兰队的顽强抵抗,陈忠和没能亮出他集训期间为四国赛,更为今年世锦赛专门打造的利器――“两点换三点”进攻战术。但在随后面对以新人为主的俄罗斯女排,中国女排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终于秀出“两点换三点”的战术,虽然过程短暂,效果也不是非常显著,但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按照排球比赛规则规定,前排的三名队员才能在网前跳起进攻。对一支参赛队而言,当二传手在前排时,其网前进攻点实际只有两个。二传手转到后排时,前排则保持三个“火力点”;通过二传从后排插上、穿针引线,就可以演绎出更加灵活多变的进攻战术。
本次四国赛中国女排报名时没有选择四名副攻,而是自从2005年以来第一次在12人名单中出现了两位正宗的接应二传:周苏红和李珊。这也反映出陈忠和试图重新将“两点换三点”战术加入中国女排目前的战术体系中。在去年的国际大赛中,中国女排在冯坤轮到前排时屡屡会出现“卡轮”现象,被对手连续得分。由于中国队主攻手高点强攻的能力不如欧洲强队,所以中国女排必须重新尝试“两点换三点”的战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与俄罗斯队的比赛中,“两点换三点”首次得到检验:第二局19比13领先时,陈忠和用刘亚男替下徐云丽,宋妮娜替下冯坤、李珊替下周苏红,中国女排本次四国赛首度尝试了“两点换三点”,一传到位后李珊二号位佯跑掩护楚金玲四号位重炮得分。但随后女排队员发球失误,又被俄罗斯队发球破坏了中国队的一传,造成连续失分,陈忠和不得不重新用冯坤和周苏红,换下李珊和宋妮娜,结束了第一次“两点换三点”的实验。
第三局20比16领先时,陈忠和再度派出李娟和宋妮娜出场,换下冯坤。李娟担任接应二传。李娟上场后和刘亚男二号位双人拦网得分,中国女排22比17领先。俄罗斯队连续追分后,李娟和刘亚男双双在前排跑动掩护,宋妮娜却将球传到后排,杨昊高高跳起扣杀,可惜没能过网。随着王一梅扣球失误,俄罗斯队追成21比22后,陈忠和不得不重新换上冯坤。
应该说,这两次“两点换三点”的战术优点还是很明显的,保证副攻和接应在二号位实施“中国特色”的快攻。同时,另一副攻和接应二传则在三号位和二号位作佯跑以吸引对方拦网,从而减少主攻手在四号位强攻的压力,这一战术在本次北伦杯比赛中已经得到体现,但若想使之成为中国女排真正克敌制胜的武器,还要提高成功率和默契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