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风雨同舟 休戚与共

2006-05-3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开罗记者马海兵 我有话说
今年是中埃建交50周年。埃及是第一个承认中国并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1956年5月30日,埃及同中国建交,这是两国新时期友好交往的开端,开启了新中国同阿拉伯、非洲国家外交关系的新纪元。

中埃和中阿友好交往的历史悠久。2100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中国使者就到过阿拉伯地区。6世纪伊斯兰教兴起后,中阿

交往更趋频繁,伊斯兰教及阿拉伯先进的医学、数学、天文等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印刷、火药和指南针等也传到阿拉伯,并传向欧洲。1955年,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以万隆会议为起点开始启动。周恩来总理会晤了埃及、叙利亚、也门和沙特等国的代表团负责人。一年后,中国先后同埃、叙、也门等阿拉伯国家建交,并与阿盟建立联系,揭开了新中国与阿拉伯世界关系新的一页。

50年来,相似的历史、共同的利益和一致的发展目标,使中国同埃及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结下了深厚友谊。中国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中埃关系的基本原则,坚定支持阿拉伯人民反对外来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事业。埃及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人权等问题上支持中国。近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埃建立起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双方高层互访和友好交流不断深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走上全面发展道路。2004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埃期间,双方宣布成立中阿合作论坛,中国与阿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今年3月4日,第125届阿盟外长理事会通过了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关系条款决议,显示了中阿合作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中埃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和密切协调合作,双边经贸、文化、教育合作不断取得新发展。2005年中埃双边贸易额超过2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目前中国在埃投资项目186个,总投资额2.2亿美元。中国第一个在中东和阿拉伯地区的文化中心2002年10月在开罗落成,埃及在艾因・夏姆斯大学、爱资哈尔大学、开罗大学等开设了中文系或中国研究中心。开罗大学正在积极筹建阿拉伯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为介绍中国文化搭建新平台。

中埃合作堪称南南合作典范。中埃建交50周年在中埃、中阿和中非关系中有着里程碑般的重大意义。建立在政治平等互信、经济合作共赢、文化交流互鉴基础上的中埃新型伙伴关系今后必将继续深化,也必将进一步促进中阿、中非友好合作,并有助于促进世界和谐发展。(本报开罗5月29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