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的高校之一,西北大学迅速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学校综合实力
凝炼学科方向凸显学科特色
“十五”期间,西北大学坚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不断凝练学科方向,调整学科结构,促进学科交叉,初步形成了有利于突出重点,发挥优势,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学科建设新格局。
作为一所有百年历史的综合大学,西北大学在地质学、化学、生命科学、史学、经济学、物理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基础学科上形成了明显的优势。“十五”期间,学校加大了对重点学科的投入,重点发展了大陆造山带与盆地动力学、早期生命演化、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分析科学、物理无机化学、理论物理学、中国思想史、中东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等基础学科研究方向,使这些学科方向得到进一步凝练,特色更加鲜明。
以舒德干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研究群体首次揭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全貌轮廓,并在后口动物谱系的起源、脊椎动物和脊皮动物等重要门类的起源和演化探索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十分重要的科学发现,他们的研究成果被誉为“为中国科学界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宝库做出的一项重要贡献”。“十五”以来,舒德干等人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了7篇论文,被SCI刊物他引200次以上。2003年,舒德干教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所带领的科研群体被评为教育部“创新团队”。
在强化基础优势学科的同时,西北大学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各学科之间互补性强的优势,注重基础学科向高新技术应用方向的延伸,引导新兴、交叉和应用学科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进行科技攻关,提供社会服务。在自然科学方面,形成了油气资源勘探、生物芯片、生物医药、秦巴山区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现代分离技术、生物光子学、纳米材料、能源化工、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及应用等具有特色的方向。在社会科学方面,形成了中国发展经济学与西部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西部大开发应用研究、当代中东局势发展及我国战略对策研究、文物保护、西部人文学术研究等具有特色的方向。
“十五”期间,西北大学获准3个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由4个增至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由3个增至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由19个增至7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由64个增至143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由1个增至4个,地质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得全国地质学科中唯一的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
优化师资队伍培养创新人才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211工程”带给西北大学的,绝非只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大楼。
“人才战略”是西北大学一直坚持的第一战略。“十五”期间,学校采取开辟海外人才“绿色通道”、实行校内特聘教授制度、实施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学术团队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在短时间内,吸引、培养、凝聚了大批优秀人才,打造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目前,西北大学的教师平均年龄稳定在40岁左右,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81.5%。
一位曾经出国留学的青年教师,动容地回忆起她和同学们在异乡求学时,见到前来探望的孙勇校长时既惊又喜的心情。“十五”期间,西北大学选派了37位人文社科优秀研究生赴国外著名高校攻读学位。一批有发展潜力的跨世纪人才已经成长为学校科研教学的中坚力量。
“学术带头人+团队”是西北大学培养、催生优秀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模式,学校积极组建以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为带头人的学术研究团队,以老一辈科学家的言传身教带动年轻人迅速成长。刘池阳教授提出了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富集成藏(矿)机理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从深层次揭示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富集成藏机理,创建有机与无机、金属和非金属能源矿产共存富集和分布预测的科学理论体系,完善多种能源矿产共存富集的判识标志体系和评价预测理论方法,探索协同综合勘探模式,增进能源矿产的预测能力。刘池阳教授被获准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973”项目,他带领的学术群体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学校现有2名中科院院士,204位博士生导师,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和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5人,全国杰出专业人才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各1人,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个研究群体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老一辈科学家指点江山、运筹帷幄,中年学者睿智沉稳、厚积薄发,青年一代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共同形成了西北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激情的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在人才培养中,学校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西北大学的毕业生因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211工程”建设以来,西北大学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十五”期间,在校本科生人数稳定在12000人左右,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学校始终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的获得者史启祯教授,在几十年的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将化学学科国际前沿的最新成果引入本科生的课堂教学。著名史学家张岂之教授,在主编《中国历史》(六卷本)时,注重有选择地吸取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补充了大量新史料。
经过“十五”建设,西北大学现有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经济学、历史学和生命科学与技术6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其中地质学和经济学基地被评为全国优秀基地。6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7部教材列入“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8部教材列入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编写项目,6部研究生教材入选“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12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2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200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使学校入选论文总数达到4篇。2004年,西北大学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着力自主创新服务国家建设
“十五”期间,西北大学注重将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相结合,将科研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学校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攻关能力,大大增强了学校的科技竞争力。
五年来,学校主持承担了国家“973”、“863”、“攀登计划”、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00余项,科研经费呈现出连年稳步上升的趋势。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最高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193项各类科研成果奖励,成为全国以第一完成人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5所高校之一。“十五”期间,西北大学共出版了744部学术专著,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了7篇论文,2001年至2004年,在SCI源期刊上发表论文919篇,远远超过了“十五”“211工程”的既定目标。
西北大学科技创新基地和人文社科研究平台的建设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大陆实验室率先在国际上发展了可在同一点上进行锆石定年和稀土元素含量准确分析的两段剥蚀新方法,其研制的“难溶地质样品溶解的溶样弹”已获国家专利,从2002年开始,实验室在国际地球化学类实验室测试水平检验中先后5次排名第一,进入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是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唯一的西部经济研究基地。微检测中心是全国唯一一个国家微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具备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实验条件,生产开发出可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媲美的系列生物芯片产品并成功进行产业化。此外,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所属的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承担重大项目、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和研究论文、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
“十五”期间,西北大学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张国伟院士带领的学术团队在造山带与盆地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系列新进展,在获得199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基础上,连续完成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973”项目。耿信笃教授在现代分离科学研究领域首次提出剂量置换概念,形成了独立的、较为完善的剂量置换理论体系。史真教授提出的6个绿色有机合成新方法已经被多家高校引入教材。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西北大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砖石质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基地”的获准成立标志着西北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进入了国家级科研平台。张岂之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六卷本)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他主编的《西部人文学术丛书》涉及中国思想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研究范围涉及儒道释各领域多种前沿问题;彭树智教授主编的《中东国家通史》是目前国内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中东国家通史;何炼成教授主编的《中国发展经济学与西部经济发展》系列丛书和白永秀教授主编的《区域经济理论与西部经济发展》丛书则展示了西北大学在经济学领域雄厚的实力,他们的研究以经济本土化为重点,紧密结合我国经济和西部经济发展现实,被誉为陕西省各级政府和企业的“智囊团”。
“十五”期间,学校还依托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主动承担了一批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展。建立了化学发光检测面粉增白剂的方法和监测系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磁性复合微粒――金磁微粒系列产品;研制开发的科林蛋白快速纯化柱和科林色谱饼2大系列、10余个种类、180个品种的变性蛋白复性与同时纯化关键设备正在推向市场;利用秦巴山区地产资源植物秦艽和黄姜研发成功的中药一类新药“秦龙苦素”和五类新药“黄姜素胶囊”已经分别进入二期和三期临床研究;在世界上首次选用猪血红蛋白进行人血液代用品的产业开发目前已经攻克了主要生产技术难点;基因工程法生产类人胶原蛋白项目已经实现产业化,被列为“国家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大功率全固态多波长激光器”已经研制成功连续及脉冲、端泵及侧泵、水冷及风冷多种形式的绿光激光器系统,被确定为陕西省“十一五”10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之一……,这些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是西北大学对国家和陕西省多年关心和支持的最好的报答。
2005年,西北大学万余名师生高高兴兴地来到了自己的“新家”――占地1544亩的西北大学南校区。“十五”期间,西北大学南校区的建设,根本性地缓解了扩招后基础设施资源紧张的局面,为学校的自身发展拓展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无限想象的空间。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211工程”建设正是推动西北大学建设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十五”期间。学校联合申请获准了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科研项目,合作创办了法国官方在西北地区设立的唯一一个法语培训基地和中法文化交流平台―巴黎法语联盟―西安语言文化中心,承办了上海合作组织第一期中文培训班。现在,西北大学已经于70余所外国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目前在校留学生有469人。西北大学,正在向世界展示着百年名校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公诚勤朴传承远,自主创新铸辉煌。在即将开始的“十一五”“211工程”建设中,西北大学将会继续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充满信心的踏上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