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区域地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006-05-3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树声 我有话说

编者按

从本期开始,本栏目进行地理学科的名师说课。由北师大、首师大兼职教授、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综合所所长、地理特级教师王树声先生担任主笔。

区域地理的学习,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综合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因为区域地理本身就具有地理学的最重要的特征――区域性和综合性,区域地理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综合,又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自然或人文地理原理的成因、分布、特点的案例,都来自区域,而最终原理的落实,仍需要通过区域的实例来印证和说明。例如要了解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形成、分布,离不开具体的例证,一定要举出桂林山水、云南石林、贵州溶洞等,讲完了成因原理、分布特征等,还必须用事实来印证;此外如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等,也都离不开区域地理中实例的举证和说明。

综合区域特征,首先要通过看图,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掌握一个区域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水文、生物、资源等自然要素,形成该区域的总体特征,进而联系到影响该区域的人类活动,形成对该区域的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商贸等生产、生活活动的思考。

例如我国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在全面掌握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后,可以通过分析各要素的联系,得出如下特征:

⑴深居内陆,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⑵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⑶属干旱、半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日温差大,降水少;⑷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和内陆湖泊;⑸自然植被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⑹河谷绿洲灌溉农业为主(小麦、棉花、瓜果);⑺为我国重要畜牧业基地(草原牧场、高山牧场);⑻农田、村庄、城市的分布多呈点状或带状;⑼煤炭、石油、稀土矿储藏丰富;⑽钢铁、石油、有色金属、纺织工业较发达;⑾防沙、合理利用草场和水资源是本区重要任务。

以上从西北地区的位置特征开始―地形基本情况―气候特征―河湖特征―自然植被特征―聚落分布特点―农业生产活动―开发整治问题;另外又从地形―自然资源―工业生产等。包含了西北地区各方面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了自然特征、人文特征、开发整治应注意的问题。

又如东南亚的区域特征,也要从图上掌握该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水文、重要的地理位置、生产等方面,归纳出以下特征:

⑴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大河下游和河口为冲积平原;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⑵马来群岛――多山、多火山地震,沿海有狭窄平原;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台风侵袭频繁;⑶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⑷人口密度大,是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⑸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为主(是世界上稻谷、橡胶、金鸡纳、油棕、蕉麻、椰子的重要产地);⑹锡、石油、木材等资源丰富;⑺东南亚联盟为区域性的经济组织。

以上包含了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半岛和群岛部分的地形气候特征,主要生产活动及具有世界地位的产品,同时又突出了位置的重要性、华侨、东南亚联盟等问题。

有些地区的区域特征特别明显,可以影响到其他各要素,也可采用突出某主要特征,从而带动其他要素的综合分析方法。如我国的青藏地区,就可突出一个“高”字,从海拔高――可联系多大山、多雪山冰川、多大河源地;因为高――联系地高天寒、太阳辐射强、多强风;并联系生产活动――高寒牧业、河谷农业;再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等联系到多能源资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以及交通亟待发展和目前青藏铁路的修建意义等。这样就基本上掌握了青藏地区的主要特征。

了解区域特征的同时,还应会类比区域差异,因为区域的空间位置不同,影响区域的自然要素存在着差异,某些要素在一定的空间相对稳定统一,形成该地区的整体特征;而在另一地区就会因为某些要素的变化,因而形成不同的特征。有时相同事物中也会存在差别,不同事物中也会存在联系。

例如世界的几个干旱地区,它们既存在着共同特征,也存在着差异。

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中亚干旱地区、西亚干旱地区、北非干旱地区。

⑴区域特征的相似性:

①降水少,干旱地区面积大,春季常有沙尘暴天气;②灌溉农业和畜牧业较发达;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③滥垦滥牧和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④水资源是主要制约发展的因素;⑤荒漠化是主要环境问题;

⑵区域特征的差异性:

①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与中亚干旱地区: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属温带沙漠气候;多内流河及内陆湖,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地下水为主要灌溉水源,是棉花的重要产区。②西亚干旱地区与北非干旱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及信风带影响,属热带沙漠气候;有外流河分布,以降水为主要补给;河水为主要灌溉水源,北非为重要棉花产区。③应注意的问题――合理开发油气资源;发展节水农业;防止土地荒漠化。

综合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可以更深入地掌握区域特征,了解区域差异,因而能够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安排区域开发整治措施。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所提出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的各项规划,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都是根据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这应该引起所有地理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的关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