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嘎娄村小学教学楼竣工
5月23日,日本援助项目――西盟嘎娄村小学教学楼竣工。
云南省思茅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山区,属国家级重点扶贫攻坚县。境内山高坡陡,环境恶劣。教育、能源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县教育局局长王建华介绍:“嘎娄村小学原有四个校点,师资、设备
今天,这座白色的三层教学楼已矗立在万绿丛中,嘎娄的村完小和翁比列小学合并为“嘎娄利民希望小学”。在教学楼里设有实验室、阅览室、计算机室、语音室和7间教室,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实现了师资力量集中、教育资源共享和一村一校的目标。罗洪波副县长站在楼前,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这是我们全县最漂亮的校舍了。”的确,记者在沿途采访中看到,村村寨寨里最漂亮的房舍就是学校。
参加典礼的日本驻华使馆参赞石川先生说:“20年前我作为留学生曾经访问过思茅市,真没想到今天我会有机会再次来到这里,这也就是人们说的:‘缘分’吧。”他说,从1990年到去年3月,日本政府在中国实施无偿援助约700项,援助金额已超过3亿多人民币。迄今为止,日本在云南省的教育、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实施有19个无偿援助项目,今后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强这种友好合作。
改建中的龙陵黄连河小学
龙陵县平达乡黄连河小学地处滇西山区。在县委宣传部赵主任陪同下,我们乘越野车从县城出发,沿途坡陡弯多,雨时下时停,在泥泞的山路上爬行约三小时后来到黄连河村。在这个山谷里的傈僳族村落,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600元。小学建在村寨的开阔地带,由日本捐资60.46万元人民币和当地配套资金14万元人民币修建的三层教学楼正在紧张施工中。周围的几间土坯房分为教室、食堂和师生宿舍。胡保德校长介绍,这里的学生居住分散,有不少学生住在离学校六七公里的地方,而学校现状已无法容纳这些学生食宿。新的教学楼建成后,校舍可容纳270人就读,解决90名住校生的食宿,实现了收缩校点、集中办学的目标。作为实施该项目的联系人、龙陵县外援办副主任王正胜颇有感触地说:“近年来,我们这里还有许多来自日本民间的帮助,其中曾有几位日本朋友捐资40余万元人民币帮助我们修建了两所小学。”(图片为本报记者赵和平摄)
新建的嘎娄利民希望小学综合教学楼
嘎娄利民希望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