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国的创业史起伏跌宕,和每一位成功者一样,他的人生曲线中浸透了艰辛和奋斗。在实验室中,他废寝忘食,坚持不懈,终于攻破技术难关;在市场上,他把握机遇,勇于开拓,造就了一个成功的企业。从研究者到企业家,肖志国走过一条中国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不凡之路。十分幸运的是,在这条路上,“研究者”和“企业家”两种角色在
事实上,肖志国的创业历程令人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此前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英雄――北大教授王选――早已轰轰烈烈地为人们演绎了从技术创新到商业成功的创业传奇。王选卧薪尝胆十多年,从研制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到缔造一流的企业集团,一身二任,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辉煌成就。这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幸运女神十分眷顾王选这位执著的科学家,使他在“科学”之外拥有了一个颇为敏感的商业头脑。虽然王选曾自谦地说:“我只是一名科学家,天生就当不了企业家”,“即使年轻20岁,也不可能成为企业家和CEO,更不可能成为企业领袖,因为我不懂经营,对财务一窍不通,也不擅长管理,与企业家差距甚远”,但很难想象,如果他身上缺乏企业家的特质,今天还能有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北大方正”这样的企业集团?显然,对技术创新的狂热追求和对商业机会的敏锐把握,双剑合璧,使王选卓立于世,而肖志国是这个模式的翻版。
尽管史有前例,我们仍无法顺利地推出这样的结论:王选和肖志国的创业模式可以轻易地得到复制。毫无疑问,对于任何有意义的创新而言,攻克技术难题和获得市场利润,两者缺一不可。技术的突破需要研究者深厚的知识积累、长期的探索和灵光闪现的智慧,而市场利润的获得则需要企业家见微知著的市场观察力、面对不确定性的决策魄力以及组织经济资源的能力。两者不可等同,很多情况下,人们难以兼备――懂技术的未必会经营,而会经营的未必懂技术。因而,在自主创新之中,与其对一个人求全责备,不如各依特点,找到不同的人来分担角色。当然,若有人能集两者于一身,自是幸事,但这样的几率还是太低。在王选事业的后期,他有意识地挑选技术和经营上的不同接班人,是一种可贵的明智和自觉。
研究者和企业家是自主创新的两翼,任何厚此薄彼都有失妥当。不过,在现实中,两者的稀缺程度倒有些差异。在传统体制影响下,所谓创新的一个通常现象是:申请课题,划拨经费,组织人员,成果审定,最后束之高阁、无人问津。在这个“流程”之中,研究者常有,而企业家少见,于是技术研究也就难以和市场对接。缺乏企业家,技术革新的成果就难以推广,技术创新就缺乏持续的动力和方向感。当前,中央提出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就是从一个侧面强调了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重大作用。
王选说:“企业家是主宰创新的核心。”如何打造这个核心?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比如改善企业家的激励机制,引入产权激励。这一点对民营企业家而言,自不在话下,但对国有企业而言,却显得极为关键。曾有报道说,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的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用资本家的眼光看待资产”,把自己想象为一个“资本家”。这种“想象的资本家”激励是周的超凡之处,但在一般情况下,想象变成现实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再如,政府应为企业家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某些产业领域,行政垄断依然牢不可破,市场进入尚且困难重重,要企业家引领技术创新,获得利润,更是无从谈起。又如,政府应制定良好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以便为企业创新降低成本,等等。这些制度建设越完善,企业家成长的土壤就越肥沃。
创新不易,有技术的难关,更有市场问题和制度约束。肖志国式的人物难能可贵,但从他们身上,我们不应只看到两种角色重叠所迸发出来的光彩,还应探求两种角色如何能更好分解、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