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乡亲的需要就是我的选择”

2006-06-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桑文武 特约记者 吴琳 我有话说

5月26日下午,黄海深处一个名叫小耗岛的渔村像过节一样热闹起来。几百名男女老少穿着崭新的服装兴高采烈地涌向码头,迎接长海县獐子岛中心卫生院院长徐春增率领的医疗小分队上岛义务巡诊。

14时许,载

着医疗小分队的船在一片热烈的问候声中缓缓靠岸。几个性急的小伙子跳上船去,一下子就把站在前甲板上的徐春增托了起来。

“好人啊!”提起徐春增,今年53岁、干了二十多年村党支部书记的赵玉昌感慨地说:“俺这个小渔村,800多口人,谁不认识徐大夫?他年年两次上俺这里来义诊,救了好多人的命呢。有他在,是俺海岛人的福分呀!”

家住小耗岛村西头的王老太太71岁了,徐春增每次上小岛,都要先去那里看看老人。2000年,徐春增为老人做了胃癌根除术。这样的甲类手术,对于徐春增来说是第一次,也是长海县医疗史上的第一次。6年过去了,老太太说:“我现在一顿吃4个鸡蛋!”

生在海岛、长在海岛的徐春增,对海岛有着深厚的感情。1975年,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城里的工作,主动要求回到海岛,而且一干就是31年。翻开徐春增的履历,展现的是这样一组数字:31年来,他用自己精湛的外科医术,为岛上2000余名患者做过手术,无一例差错;他先后在两个距离大陆最远的岛屿卫生院担任院长,基本实现了“治病不出岛”;他以视患者如亲人、把工作当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亲手挽救过400余例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患者的生命,从没有收过一份“红包”,却认下了数不清的亲人。他被海岛人民亲切地称为“海岛白求恩”。

2001年,徐春增的右腿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他为自己制定了治疗方案,仍然继续坚持工作。但是,海岛艰苦的环境、繁忙的工作,已经击垮了徐春增的身体,他不得不拄起手杖上下班。他的许多手术,都是拄着手杖进手术室,再坐上那把为他特制的高椅上完成的。每一次手术下来,他都要和病魔做一次顽强的抗争。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他坐在高椅上灵巧地操纵着手术刀,布满汗珠的脸是那样地全神贯注。刚刚脱下手术服,又走进了手术室……大家不忍心看着徐院长这样拖着一条病腿忘我地工作,硬逼着他到大连专科医院治疗。原獐子岛镇党委书记吴厚刚动情地说:“你的腿不仅仅是你自己的,也是獐子岛人民的,哪怕花十万、二十万元,也要把你的腿治好!”

徐春增是长海县唯一一个拥有正高级职称的知识分子,许多陆地大医院慕名来挖他,但都被他谢绝了。理由只有一个:“海岛上的病人和百姓需要我!”

今年54岁的徐春增已经头发花白,但对海岛的医疗卫生事业依然倾注着极大的热情。他对獐子岛中心卫生院进行了全面建设,树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全岛开设了两个便民门诊点,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建立了家庭病床,开通了24小时急诊电话,还“跨海联姻”,与大连市的5家大医院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5月18日这天,他又把经过6年努力、在镇政府支持下投资300万元购买的一台德国西门子“双层螺旋”CT机搬上獐子岛安家落户。徐春增拍着这个重达1.26吨的“庞然大物”,高兴地说:“有了它,咱岛上的乡亲们医疗就更有保障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