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名家、知名家、学名家、赏名家……安徽人高雅脱俗文化时尚的形成,得益于宣传舆论大力倡导德艺双馨、大力倡导健康向上的导向引领,得益于精心培育的艺术舞台拒绝低俗、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
有一段时间,安徽的演艺市场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爱明星不爱名家,赏时髦不赏艺术”和娱乐报道“少见德艺双馨,多见绯闻隐私”的“一边倒”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安徽省宣传文化主管部门认为,忽视艺术内涵和冷漠名家大家,绝不是艺坛的真正繁荣。必须通过大力倡导德艺双馨和健康向上,实现创作繁荣,引领文化时尚。
让德艺双馨、健康向上成为媒体舆论的主流,让名家、大家“报纸有名、广播有声、荧屏有像”。安徽省委宣传部会同文化、新闻单位,联手推出“江淮艺苑群英谱”栏目,在发动社会各界推荐300多名候选人的基础上,确定106名在安徽和在全国各地的安徽籍优秀文艺工作者为重点宣传对象。组织了省及地市10多家新闻单位兵分三路,集中采访,并集中在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联袂推出,进行推介宣传。同步联动刊(播)发的960多篇稿件(节目),宣传对象涵盖了影视、戏剧、音乐、舞蹈、曲艺各个艺术门类,既包括吕其明、仲星火这样的老艺术家,也包括祖海、韩再芬等中青年文艺工作者。
加强文艺评论是引领文化时尚的重要途径。针对文艺评论落后于创作实践,缺乏针对性、时效性的状况,安徽省从制度、阵地、队伍建设入手,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他们先后建立了文艺评论专家组、文艺评论联席会制度,在省市级党报和大众媒体、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传媒,开辟文艺评论专门版面和专门节目,初步形成了专家评论与群众评价相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艺评价机制。
在大力倡导先进文化的同时,安徽省积极引导艺术团体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繁荣文艺产品创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自2004年以来,安徽相继在文化艺术界开展了“走进基层看安徽”、“大练兵”和“江淮情”大型文艺演出等活动,提高文艺工作者政治素质、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为唱响、唱好正气歌,安徽省还相继实施了文艺高层次拔尖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精品创作重点扶持制度、艺术院团演出补贴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精品生产和服务基层、服务大众的积极性。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精心打造新编剧目,相继推出根据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的《雷雨》、反映模范共产党员曹发贵同志先进事迹的《知心村官》等新编剧作,受到观众欢迎。花鼓灯舞蹈《乡舞乡情》和《徽女》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引发轰动,去年一年演出321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