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兵指挥学院地雷爆破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林浙宁教授,潜心钻研二十年,取得三十余项科研成果,其中7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是我军地雷爆破、反恐处突、扫雷排爆等领域的年轻专家。这些年他上高原、下南海,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时间深入基层部队,为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成战斗力“架桥”,助部队攻难破险,为提升我军战斗力作出
爆炸时,他鼻子一热,血就出来了
林浙宁教授每年出差都在100天以上,但无论怎么忙,他都信守一个承诺,只要部队有难题,随时可以找他。出差时他总是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再加上一部军线电话,就组成了他的临时“研究所”,随时能给部队解疑答惑。他的电话簿里记满了全军各个工程兵部队训练、科研人员的联系方式,随时把自己研究和获得的新技术、新成果通报给部队。一次看资料时,他突然受到启发,抓起电话就拨通了某部队装备科长电话,告诉他可以尝试把某型火箭布雷弹改装成发烟弹。在他的“遥控”指导下,改装成功,发烟弹发射后可形成大范围空中烟幕遮障。
帮助部队解难题,经常要面临危险,有时甚至危及生命。未爆弹药因为引信已被击发,极不稳定。销毁未爆弹药常常要用诱爆炸药来诱爆,去放置诱爆炸药时因为要接近未爆弹药,被人称做“与死神握手”。一次高原装备试验中,一发扫雷弹打在山半腰未爆炸。弹着点是一处陡坡,风化的山岩难以攀登,点火后人员不能迅速撤离至安全位置,但此时天色已晚,不容拖延,必须马上销毁它。他蹲在一个小土坎后面指挥,小土坎离扫雷弹只有10多米远,他非常清楚30多公斤炸药爆炸时的威力,但那时没有选择。爆炸时,强烈的热浪涌来,他两眼发黑,鼻子一热,血就出来了。待他看见战士都安然无恙,拍拍头上的土,高兴地笑了。
在氧气吃不饱的高原,他的思维极其活跃
林浙宁教授为院校科研成果向部队战斗力转化“架桥”煞费苦心。
有一年,学院要选派一名专家赴西藏代职,林浙宁主动请缨,带着自己和学院百余项成果资料,登上海拔数千米的西藏军区某工兵团担任高级工程师。
来到部队的第二天,他不顾强烈的高原反应,到全团各基层单位调研。半个月后,他把一份2万余字的报告提交给团党委,建议团党委充分利用近几年工程兵院校、科研院所的最新理论、技术,提升团科技练兵的层次。
在“四季穿棉袄,氧气吃不饱”的高原,他的思维却极其活跃,努力寻找并解决制约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难题。当了解到我军大部分工化装备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时由于气压的差异,性能十分不稳定,有的甚至频繁出现事故时,他为自己确定了新的工作目标――受领了某型火箭扫雷车在高海拔条件下实弹射击试验任务。
林浙宁首先选定海拔4000余米的某地域为试验场地,实施中距离标定射击。一次试验时,天气骤变,雨夹着雪呼啸而至,气温降到冰点。为便于指挥与作业,他把雨衣的帽子掀开,雨雪顺着衣领灌进脖子,湿透了衣物。他心里明白,这样有可能引发高原肺水肿或脑水肿导致生命危险,但他一直坚持到取得理想的试验数据后才返回车里换衣服。经过反复试验,他不仅成功地在高海拔地区、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使用该武器,而且获取了简易射表和曲线图,为该装备在高海拔地区作战运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近一年的代职结束后,他带去的成果一一开花结果,使得这个团取得20余项新战法,研制革新成功40余项新器材、新装备,2种刚列装的大型装备半年内就成建制形成战斗力。
他下到海里,一个多月完成30余项试验
2001年夏,林浙宁刚从西藏代职回来,还未度过高原反应恢复期,便应部队邀请参加南海某基地新装备试验论证。在这个基地,他下到海里,设置器材、弹药,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完成30余项试验,获取了大量一手数据。
某型火箭扫雷车被设计用于陆地作战,没有双稳装置。而用于海上作战的这一类装备尚未设计成型。部队提出该型扫雷车水上发射的设想。这一设想一提出立即遭到了一些专家的否定。他没有简单地否定,而是带领战士反复试验,训练雷达测距手、舵手和发射手的配合,使他们形成默契。先是空击发,然后打教练弹,最后在演习打实弹时成功命中目标。
2002年夏、2003年夏,林浙宁又连续2次利用暑假来广东参与试验。在完成多项新的试验任务的同时,把某型火箭扫雷车发射试验不断完善,总结出操作规程,并在三次大型演习中得到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