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大家风范 魅力永存

2006-06-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 李斌 许祖华 毛晓晓 我有话说
一个人的肉体,可以消逝;一个人的精神,却可永存。

从5月17日首场报告迄今,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和九三学社中央共同组织的“王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陆续来到广州、武汉、西安、成都等城市作巡回报告。

妻子、学生、秘书……透过5位报告人讲述的点滴故事,人们能感受到“王选是一个普通人”,

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生命和这个生命磊落坦荡、锐意进取的情怀。

妻子:他是一个普通人

陈??尽量抑制自己的情绪。

5月17日,在人民大会堂的万人礼堂,面对3000多名听众,讲述起王选,她仿佛回到了和王选共度的一生,回到了王选从确诊肺癌到去世的1900多个日日夜夜。

“他是一个普通人。”陈??说。在获知患癌后,王选要她不要隐瞒病情,每当出现新情况,王选都和陈??一起讨论应该怎样面对。到了后来,王选告诉陈??:“管它什么情况,你去跟医生讨论就行了。”

“他已经完全不想自己的病,只是积极配合治疗,腾出精力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陈??说,每当治疗间隙,除了参加活动,王选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写文章,从确诊到去世的1900多天里,有794天在治疗和住院,但王选忍着疼痛写出了50多篇文章和讲话,“他要把他用心血换来的体会供后人参考。”

“再就是关心帮助年轻人才。”陈??说,王选从亲身经历体会到支持爱护尚未出名、但有潜力的“小人物”的重要,所以非常爱护年轻人才,尽量为单位的骨干创造有利的环境。“他以前常找年轻人谈话。病后出门少了,就通过打电话、发邮件,了解情况、鼓励帮助。”

尽管王选左肺切除后一直胸痛,后来的几次转移又引起多处疼痛,但王选从不呻吟叫苦。

“只有在病情恶化以后,他才轻轻对我说:‘我实在痛苦!’其余大部分时间,他常常喜笑颜开。与同事或朋友在一起时更是谈笑风生。”陈??讲述了住院期间的一个细节――王选常同医生护士聊天、开玩笑。有人称他“首长”,王选会玩笑着伸出手说:“我是这手掌!”

学生:顶天立地的自主意识

现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技研究所研究员的汤帜,从硕士到博士都一直跟着王选。

讲起“王老师”,这位博士生导师的声调不禁高了八度:“1975年,王老师为了掌握国外照排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常常挤公共汽车到‘科技情报所’查阅外文资料,车费是二角五分。为了省五分钱,他就提前一站下车,走过去;常常靠手抄资料来节省复印费。当时他没有课题经费,每月工资只有40多元,还是多年的老病号,条件艰苦,可想而知。”

王选关心和爱护青年研究员,带领他们攻克技术难关,使他们成长为各自领域内的骨干力量,使北大方正的激光照排技术领先于美国和日本;王选锲而不舍、勇于创新――无论是在广州、武汉,还是在西安、成都,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创新故事,赢得了场内阵阵掌声。

改革开放之初,虽然条件艰难,但王选不为外来诱惑所吸引。汤帜透露,1979年,在听了王选的技术方案后,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当即邀请王选到他们学院去工作。“优越的科研环境是王老师一直渴望的,但他离不开祖国,离不开集体和协作单位,毅然谢绝了邀请。”

1982年,王选到香港出席一次会议,一位港商以月薪6万港币的待遇要他留港工作,也被王选毫不犹豫地谢绝了。

“顶天立地”是王选梦想中的校办高科技产业发展模式。他经常反问自己:“我们到底对国家是有功还是有过?我们得了这么多奖,如果将来市场都被外国产品占领了,那么功劳在哪儿呢?国家的投资到哪儿去了呢?”

在这种信念的指导下,面对外国公司的挑战,王选作出了重大抉择:创办高技术企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正是有了这一决定,才有了今天的骄人局面:国产激光照排系统占领了国内出版行业99%的市场份额,占领了海外华文出版业90%的市场份额。

秘书:“王老师的声音怎么模糊不清?”

当了8年秘书的丛中笑,至今难以忘怀初见王选的那一幕:“你就是丛中笑吧?名字很好听!”

平易近人的王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想念着同事,想着别人。2005年11月中旬,王选病情恶化,呕吐不止,很快便不能进食,大夫只好在他的鼻腔里插入两根软管通入肠胃,靠营养液维持生命。

时近年底,北大计算机研究所按惯例要召开年终总结大会,王选已不可能出席,但他强打精神,请妻子帮助录下一段讲话,拿到会上放给大家听。“其中一位同志的名字念错了,他坚持再录一遍,短短三分钟不到的讲话,竟花了20分钟才录好!汗水顺着他的额头直往下流!”

王选在讲话中说:“我知道有不少同志在日夜加班,奋力拼搏,在此,我要说一声,你们辛苦了!向你们深深地鞠躬!今后我们还要坚持科研为应用、为社会服务的方向,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同事们听了,既感动又难过,问我‘王老师的声音怎么模糊不清?’”丛中笑讲述着,“为了不让大家担心,我只好搪塞说录音效果不好。”

“他们不知道我的心比刀绞还难受!鼻子里插着管子,录音效果怎么能清晰啊!谁也没想到,这是王老师留给大家的最后声音!”

王选“走”时的情景,让丛中笑永生难忘――今年2月12日元宵节晚上,王选突然消化道大出血,在医护人员奋力抢救的过程中,他始终保持清醒、平静和安宁。13日上午,呼吸越来越衰竭、血压不断下降,输进去的血和流出来的血的颜色几乎没有区别。陈??脸贴在王选耳边轻声地问:“那……咱们不输血啦?留给更需要的病人吧。”虽然闭着眼睛,王选还是肯定地点点头……

讲到这里,丛中笑已是满含热泪。讲台下,哭泣声一片。

“最后一声疾呼”

王选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忆往昔,走上讲台的九三学社中央副秘书长赵勇显得激动:“我们为中国共产党有这样一位亲密朋友,国家有这样一位优秀领导人而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奉献于社会……

1996年以后,走上九三学社中央领导岗位的王选,以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激情,开始了为多党合作事业殚精竭虑的新征程。

――1998年6月,王选带领九三学社专家到哈尔滨市给部分民营企业作科技报告,一天连讲3场。

――2005年8月,中共中央举行的“十一五”规划协商座谈会上,正在免疫治疗、发着高烧的王选在病床上向中共中央写下并提交了书面建议:要建立科学、公平的科研经费分配机制;国家科研经费重点应投向充满活力和创新能力的科研团队。

――之后,虽病情加重,但王选仍接连写下《自主技术产品出口的若干思考》《自主创新要有超过外国人的决心和信心》等两万余字的文章。

――2005年10月,王选病情恶化,仍咬牙撑起身子,写下了长达7000字的《给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建议。

“这是王选同志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的最后一篇文章,也是最后一声疾呼。”

会场上,一片宁静……(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