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江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

2006-06-0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郑晋鸣 我有话说
本报南京6月4日电(记者郑晋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屡屡被国外“侵犯”的情况引起了江苏省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苏酝酿出台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在全国率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

据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潘宗白介绍

,上世纪的普查资料表明,江苏共收集了民间文学资料2亿多字,民间音乐12800余首,民间舞蹈1600个,民间戏曲传统剧目6000多个。现在,许多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面临艺绝人亡。目前,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所以,江苏决定先行一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

《条例(草案)》界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和民间美术;传统礼仪、节庆、体育等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技能和民间传统知识;与上述相关的资料、实物和场所等。

江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分级保护制度。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建筑物、场所、遗迹及附属物,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作出标志说明,建立专门档案,中小学应当将本地区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教育内容。《条例(草案)》还规定,建立传承人和传承单位命名制度,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传承单位建立档案。具有代表性或者做出重要贡献的传承人和传承单位,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核准,授予杰出传承人和优秀传承单位称号,获得杰出传承人称号的传承人可以享受地方政府津贴。

鉴于一些不当攫取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现象,《条例(草案)》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法定程序确定密级,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列入保密范围的技艺,要依照法定方式途径进行传播、传授和转让。

对于列入濒危名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由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未采取科学、有效的抢救性保护措施,导致灭失的,将对主管人员和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对侵占、破坏国家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资料、实物的,按情节轻重依法追究责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