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商学院是1994年由湖南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省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省属本科院校,十二年来,学院在实践中逐步树立角色意识,不断探寻自己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的合理位置,从参与高等教育竞争的思维出发,对地方商科院校如何打造办学特色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依据市场需求确立自己的角色定位
参与我国高等教育竞争的各院校之间,由于资源秉赋的差异,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分工”,与这种分工相对应,每一类院校只有在明确自己角色定位的前提下,才能获得自己的发展空间。关于这个认识的形成,我们经历了两个阶段。
――建校早期,我们就注重引入市场观念。我们认为,办高校与办企业两者之间有许多差异,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高校像企业一样,它也有自己的市场,每一所高校都要捕捉市场机遇和弄明白自己应该进入一个什么样的特定市场,从高校发展战略角度看,这就是一个角色定位的问题。建校之初,我们从分析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入手,形成了对市场机遇的基本判断。首先,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导致企业岗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计划经济时期,生产型企业的职能几乎全部集中在产品制造方面,原材料采购与产品销售均由国家计划安排,企业无须面对市场,企业产、供、销三大类岗位中,供、销及与供销相关的岗位上人员比例很小。而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背景下,企业用于供、销这类“做市场”的岗位的人员大量增加,企业对市场营销、工商策划、信息管理、财务会计等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其次,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社会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新生的中小企业大批产生,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形成了另一块增量。上述两种情形集中起来,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市场机遇,即经营管理人才十分“走俏”。基于这样一种判断,我们对自己的角色职能做出了明确的选择,那就是培养工商企业所需要的经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1999年,我院凭借十分艰辛的努力,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但此时我们并未盲目乐观,我们清楚自己还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在角色定位这样战略层面的问题上,我们还有许多思考不甚清晰,不够准确。此后,我们花了近两年的时间进行反思和疏理,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我院角色定位的三点共识。第一,要充分认识高校之间分工的客观必然性。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部属院校与地方院校之间的分工是非常明显的,人才规格、招生来源、分配去向等等,都有计划约束下的分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高校自主权不断加大,计划控制减弱,行政主导下的分工渐渐成为历史。这种变化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即我国高校之间已不存在分工了。其实,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之间同样有分工,不过这种分工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部属院校、名校老校,人财物各种资源均居强势地位,它就有条件在“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上偏重于前者,它就可以服务于一个相对“高端”的人才市场。而地方院校、新建院校要这样做,尽管不会遇到过去那种行政干预,但肯定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因为根据你的资源条件,市场赋予了你另外的分工。第二,要理性地接受高校之间的分工。近些年来,地方院校普遍回避分工,忽视建校历史较短的实际,大多都向部属院校和名校老校看齐。主要表现是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上盲目攀高,表面上强调“应用型”,内容上却照搬名校老校那套“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型”的设计,目的就是避免人家看低自己人才的档次。这样做的结果是把自己推向了与名校老校“同台比武”的境地,使自己在竞争中陷入不利地位。实际上,地方院校并不缺乏自己的“领地”。譬如,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多大的市场?“应用型”是一个相对于“研究型”的提法,它是企业人才整体中的一个层次,无论大、中、小企业,“应用型”人才都是人数上的大头,咬住这个大头,就不愁没饭吃。第三,要按照分工思想进一步明确我院早期的角色定位。与多数地方院校一样,我院在建院后的前几年里,角色定位也存在“攀高”的盲目性。在反思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以我院的自身条件和外在的市场环境而论,我们的角色职能就应该是满足企业对“应用型层次人才”的需求。结合我院商科类院校的属性,我们最终将我院的角色定位表述为:培养服务于工商企业的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这意味着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格局的自我定位,也可以说我们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二、围绕学校角色定位聚积办学资源
办学资源是高校实现办学定位的保障,而资源短缺又是地方院校普遍存在的困难。湖南商学院早在建校初期就强调,要以创业精神逐步积累办学资源,近几年来,按照我院的角色定位,我们办学资源的积累有了更强的针对性。
――建设一支能够承载学校角色分工的师资队伍。建校之初,我院专任教师不足200人,其中具有教授职称的只有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仅8人。因此,过去十二年间,我院师资队伍建设首先面临的任务是“一般性建设”,如增加人数,优化职称、学历结构,提高科研、教学水平等。我们提出了“用好已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方略。学院采取了校外进修、校内提高以及专门的“博士工程”等形式,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为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学院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大力实施“教授工程”、“博士工程”。目前,我院教师队伍的整体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全院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62人,博士(含在读博士)98人。我院十分重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用于科研资助与科研奖励的资金在学院预算中的比重连年增加。我们还通过多种类型、多个级别的评奖,对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引导越来越多的教师不断改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承载学校的角色分工,近年来我们还非常注重师资队伍的“个性化建设”。这里的“个性化”就是要求教师在完成“一般性建设”任务的同时,必须具有实现学校“个性化”角色定位的特殊积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师就要懂得更多的操作性知识和技能,我们的教师培训制度规定,专业课教师每3年中必须有不少于半年的时间在企业或政府部门兼职。我们鼓励教师以出任顾问、开展咨询、帮助培训等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事务,我院80%以上的专业课教师都借助上述形式与社会保持着一定的联系。这类“个性化建设”的安排,正在使我院教师队伍逐渐接近其角色要求。
――创造较好的能够适应培养目标的教学条件。作为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无疑是培养目标之一。为了实现我们的这一角色职能,我们十分注重教学条件的创造。第一,校内实验室建设。作为一所商科类院校,我们要求像理工类院校一样重视实验室建设,从经费投入到具体设计,从日常使用到维护更新,我们建立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国际贸易实验室”、“电算会计实验室”、“营销师实验室”、“酒店实验室”,目前,我们共建立19个专业实验室,总投入逾亿元。对于我们这样一所财力十分有限的新建地方院校,这样做称得上是“不惜血本”,而正是因为这种大投入,才保证了我院比重较大的实验课的正常开设。第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把学生引向社会课堂,必须建立高质量的校外实习基地。我们强调,校外实习基地要从五个方面形成质量保障。一是要有专任教师专人负责,现场管理;二是要从企业聘请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的指导老师;三是学校要有适当资金投入,不能使企业负担过重;四是从互惠原则出发,实习基地要为企业作出一定的贡献;五是常年使用,“时令性”使用的实习基地缺乏稳定性。目前,我院在省内外知名工商企业建立了90余个实习基地,其中有2个被评为省级优秀实习基地。它们已成为我院办学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培育有助于实现角色定位的制度性资源。我们认为,在影响一所大学成长与发展的各类资源中,制度性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院建校伊始,就注重在广泛借鉴其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贴近自身实际培育我院的制度性资源。关于教学管理,我们的教学质量测评与监控体系的设计,除了考虑一些主要的常规变量之外,特别重视教师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我院每年评选的“十佳教师”、“学生最喜爱的老师”,都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关于育人机制,我们的有关制度都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从教育理念、行为规范、科技文化、校园环境等方面入手,构建一种既具有先进文化底蕴,又具有“应用型人才”成长便利的制度环境。关于学生考核,我们对学习成绩考核体系进行了多次改革偿试,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考试成绩中占有合理的比重。学习成绩考核体系之外,我们设置了素质拓展考核体系,实行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创新学分与第一课堂学分挂钩的办法,激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参加技能竞赛,养成实践能力。
三、在角色意识引导下打造办学特色
经济学谈论竞争战略时,非常重视如何赢得“比较优势”。“我是谁”,“我只能干什么”,“我不能干什么”,你首先必须具备这样的角色意识,然后撇开所有的诱惑,用最小的投入把你“能干的事情”办出特色,这样你就获得了比较优势。湖南商学院最近几年来,越来越自觉地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谋划自身的发展,我们在逐渐明确角色定位之后,在角色意识引导下,正努力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
――追求课程体系特色。从操作层面看,课程体系设计主要是为了寻求“道”与“术”的合理匹配。所谓“道”,就是理论、理性方面的知识,它指向学生的人格、信念、视野以及一般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所谓“术”,就是具体的操作性知识。课程体系中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各自的比重,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都涉及到“道”与“术”的匹配。我院课程体系的安排,建校前几年都是“跟风”,部属院校、重点院校从自身优势出发,一直推崇以“道”为首,我们就跟着转,基本上没有自己的角色定位约束。2002年以后,我们先后三次全院性修订教学计划,对流行的“通才教育”、“人文性教育”等课程框架设计理念给予了实事求是的分析。为了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对涉及“道”的课程作了比重上的限制,对有关“术”的专业课、实践课提出了课时“低保线”。这样的课程体系,较好地克服了“从众”与“流行”的不足,较好地回应了学校的角色分工。
―凸显教材内容特色。近3年来,我们在大量采用优秀统编教材的同时,有重点地支持教师编写特色教材。我们设立了多项教研课题,专门研究“应用型层次人才”的知识特征,为特色教材编写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写好特色教材,许多教师深入本省及广东、江苏、浙江等省,考察工商企业,搜集第一手材料。这几年我院共编写特色教材70余部,其中有4部获得省、部级奖。这些教材为我院办学特色的形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探索教学方法特色。教学方法固然有“一般规律”意义上的“一般要求”,但为了适应特定培养目标的需要,它还应该有一定的“个别要求”,后者就属于教学方法的特色。与我院办学定位相联系,最近几年,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着力倡导三种特色型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教学法。我们要求,所有有条件的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都要编写案例集并发放给学生使用。案例教学要帮助学生实现由实践到理论、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学习过程。二是现场教学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置身于一个非虚拟的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完成知识接受过程。我院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的教学,都较多地采用了这一方法。尽管这种教学法难度较大,费用较高,但仍然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三是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原本只是一种“手段”,但当它用于教学过程时,就会产生诸多属于“教学方法”的问题。我们鼓励教师将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方法”来使用,目的是想让教师更多地发挥它在我们的专业课尤其是特色课教学中的优势,例如它可以提供信息量较大的背景知识,可以创设许多的企业与社会情景等。这些优势的发挥,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心理会带来相应的影响。
――培养学习风气特色。遵守校纪,勤奋好学,我们长期来都十分重视学习风气中的这些共性指标,但是我们认为仅仅实现这些“共性”是不够的,学习风气还应该具有支持学校角色定位的特色。我们应当在学习风气中培养何种主要特色呢?从新生入校开始,学校就反复地向他们解释学校的角色定位,学生很早就开始看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价值。最初,他们通过加入各种学生社团组织,积极参加校园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后来,他们开始走向社会,利用课余时间给企业做营销、做策划等等,在社会大课堂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近几年来,我院有70多个常年开展活动的学生社团组织,学生社团注册成员达5000余人。学生自发参与社会实践,时间从原来的大三、大四提前到大二甚至大一,毕业实习前,80%以上的学生都有过在企业工作和学习的经历。
――造就专业建设特色。专业特色是办学特色在一个较高层次上的具体展示,为了形成专业特色,我们较早地启动了重点专业建设机制。早在1996年,我院利用在省内率先创办“市场营销”专业的有利条件,获得了“市场营销”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立项,通过几年的努力,该专业已通过省级重点专业验收,并两次获得“优秀省级重点专业”称号。我院“工商管理”、“旅游管理”两个专业在2002年成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后,已顺利通过首次阶段性评估。在花大力气建设省级重点专业的同时,我们还分批设立8个院级重点专业和2个院级重点建设专业,这些重点专业的建设,与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相呼应,在课程体系设计、教材内容调整、教学方法研究、学习风气引导等诸多方面,为学院整体专业建设的展开,为学院办学特色的形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积累学科建设特色。通过学科特色引领办学特色,这是我院长期坚持的一个工作思路。作为一所年轻的院校,限于各方面的条件,我们选择了梯次推进学科建设的办法。头两年,起点很低,当时只有为数很少的科研力量,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聚合队伍,强调要“出成果”。两年后,队伍壮大了,导向是“多出成果”,这个阶段科研成果的数量急剧增加。2004年以来,进而强调“出优秀成果”,具体要求有三:首先,走出科研的低水平重复,下大力气提高科研档次;其次,科研成果向规定的研究方向集中,改变初始阶段个人研究过于分散的状态,以打造整体的学科优势;再次,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不仅要推出一定数量的在省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还要在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梯队力量。学科建设的梯次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全院设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院级重点学科,并初步形成了商贸流通产业理论与实践、企业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旅游开发与管理、企业会计理论与方法、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等一批特色学科研究方向。2001年以来,这些研究方向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主持省、部级立项课题230余项,主持欧盟资助研究项目、地方政府和企业委托研究项目70余项,在《光明日报》、《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等报刊发表论文3600余篇,出版专著60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0余项。这些方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在相关研究领域逐渐成为有一定影响的学者。
四、凭借办学特色形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
作为一所地方院校,我们将自己定位为培养服务于工商企业的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的本科院校。这一定位有二层含义:首先,开展本科层次的一般性教育教学,这是前提。其次,要求这种教育的内涵有自身特色,即改变长期以来一般本科教育相对轻视或忽视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的模式,做到既坚持本科层次的一般理论教学又要强化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应用能力训练,全力构建和创新科学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多年来,学院围绕科学的角色定位,整合、优化办学资源,以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习风气等方面的特色建设为重点,全力打造办学特色并凭借办学特色形成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
――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追求“道”与“术”的合理匹配,既注重“道”的传授又注重“术”的践行,符合道德素养提升的内在规律――知行合一。多年的办学实践证明,我院绝大多数学生既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理想信念坚定,又具有应用型经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应具备的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如诚实守信的品质、遵守规则的素养、团结协作的精神等。根据我院对300余家用人单位进行的问卷跟踪调查统计显示,认为我院毕业生道德操守好的占91.4%,敬业精神强的占91.8%。
――知识面较广,结构合理。我院在办学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以科研促教学”的指导方针,强调科研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还要及时将科研成果渗透到本科教学中。这种在科研工作和培养应用型人才良性互动中凸显出来的核心教学力,为满足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需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反映我院毕业生知识面较广,结构较合理新颖,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其中评价为优者占75%。
――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较强。“个性化”师资队伍的建设路径,特色学风的培育,使我院逐步形成了“实践驱动型”的校园文化,在这种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我院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浓厚的兴趣,经常性地开展与社区文明共建,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参加改制调研,参与企业重大营销策划“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等,成为湖南对外宣传、经济发展、文明创建的一支积极力量,学院连续五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我院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表现突出,在各类省级以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据统计,近3年来,我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创新、创业活动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0余项;获省部级奖项200余项,省级以上获奖人次达420余人次。我院学生公开发表作品400余篇,2004年我院成为湖南省获全国大学生创业创新竞赛奖的五所高校之一。
――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优势明显。学院围绕应用型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自始至终坚持把构建和创新科学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学院规划建设,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的核心工程,使学生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其工作能力和适应能力优势明显,我院许多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已被企业下了“订单”,甚至有些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在企业担任了部门经理。不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较短时间内就成为企业独挡一面的高级管理人才,如湖南省著名上市企业长沙通程控股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绝大部分就是毕业于我院。近几年来,我院毕业生颇受社会青睐,走俏人才市场,成为“抢手货”,毕业生的就业率在近4年里连续保持98%以上,在省属一般本科院校中居于前列。迄今为止,我院已为社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4万余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其中绝大多数服务于各类企业。在湖南省大多数知名企业中,均有我院毕业生活跃的身影,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单位骨干,有的已成为知名企业家。
湖南商学院党委书记刘殿兴
湖南商学院院长唐未兵
第五届东北亚经济与管理合作论坛在学院召开
湖南商学院学生在全国科技学术大赛中载誉归来
湖南商学院学生在伟人故居开展科技文化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