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专家呼吁: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创新人才

2006-06-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炳升 我有话说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以及如何使“中国制造”顺利走向“中国创造”等问题,都是近日由中国人才研究会、中共株洲市委等联合召开的“自主创新与人才开发”论坛上专家们瞩目的焦点。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创新人才

在我国经济增长

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过程中,更加需要人类的智慧,更加需要创新性思维,更加需要创新型人才。专家们认为,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将会直接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株洲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探索引起了专家们的浓厚兴趣。近年来,株洲市围绕产业兴市,立足人才开发,积极探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明显成效。创新人才不仅在国企技术改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的主力军,极大促进了高科技产业化进程。2005年,全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并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国企业从“跟随者”走向“引领者”,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关键所在。

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主任徐颂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实质是培养开发创新人才队伍,并通过人才的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转化,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的过程。他提出,创新离不开人才,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宽容良好的氛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要高度重视创新尖子人才的培养,改进目前在创新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评价上存在的一些制度障碍,建立起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制度。

我国自主创新人才面临挑战

目前,我国科技人才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达105万人,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可是,在让人欣喜的同时,专家们要我们警惕“人才泡沫”现象。因为,我国自主创新人才的形势依然严峻,自主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创新型国家建设还有不小差距。据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称,我国综合指数仅为0.35,在美国等48个国家中名列第37位!

专家们提出,我国创新人才开发面临观念、教育、体制、政策等五个方面的挑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远未形成,一些片面的人才观,极大地影响了自主创新人才的迅速成长。另外,现行的教育制度对自主创新人才培养十分不利。

就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专家们开出了一系列药方:实施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一批能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具有世界前沿一流水平、能够带动全国人才队伍发展的顶级科学家。此外,还要进一步落实科学人才观,加大创新人才的开发培养力度,真正把人口资源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富国和强国;自主创新人才的开发要进行一系列深层次改革,要从市场和制度上做文章;要特别重视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深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完善市场化的薪酬制度;要使自主创新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和工作习惯;全面引入现代人才资源管理方法,建立自主创新人才的风险投资基金等等。

专家们还建议,要确立21世纪全新教育理念,重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要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创造型教师队伍。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抓住好奇心,启发求知欲,激励他们探求未知世界。与此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树立实事求是、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为建设创新性国家准备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后备力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