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数字化后,读者在家中就可通过网络阅览古籍善本。图为《日下旧闻考》书影。(资料图片) |
初夏的北京,天气略显燥热。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许多地方都在施工建设。据悉,到2008年,北京市将新建和改建道路318公里,市区将新建8条地铁线路,总长超过150公里。有人戏称:“半年不在北京,回来时你可能就找不到家了。”
坐落于北京东南的首都图书馆,周围也在施工。一位中年读者在馆内的电脑前聚精会神地看着一幅北京的旧地图。他告诉记者,他看的是清乾隆时期的《京城全图》。这幅地图上虽没有任何文字标注,但细微之处连房子的间数都可辨认。那些房子今天大多已没有了,但这位读者依然指着地图上的一些街道说出了它们今天的所在。一座城市,因为它的历史让人尊重;而当这些历史就活生生地在你身边时,这座城市又让人感到亲切。
其实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起,首都图书馆就尝试着将馆藏的北京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整理,这既能更好地保护地方文献遗产,也能让更多的读者方便利用这些资料。2003年初,首都图书馆“北京记忆”历史文化多媒体资源数据库正式启动建设。“你可别小看这些乡土资料。”首都图书馆副馆长韩朴介绍说:“当我们谈到自己的国家时,内心深处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自家窗前的一棵树、屋后的一口井。”
文献数字化无疑为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有效途径。6月10日,我国迎来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丰富的文化遗产如何继承和发扬光大?除了保护,又怎样能让文化遗产的内容被大众了解、喜爱,重新获得生命力?
多少兴亡事说与子孙听
我国地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各地、各时期、各种版本的方志典籍浩如烟海。自古以来,编史修志就一直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世界著名的科技史学者李约瑟说过,从古代罗马到近代英国,都没有与中国地方志相比拟的文献。仅北京一座城市,根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统计,至今存世的方志就达55种,其中还不包括山、水、寺庙志等。而这些,不过是地方文献的基础之一。
在首都图书馆一间办公室的墙上,精美的像框里是一张清朝“京师自来水有限公司”的股票。从中不难发现,在当时不存在股票市场的中国,股票是通过银号来发行的。据记者了解,凡是内容和本地有关、有重复使用价值的资料,都属于地方文献收集的范围。因此除了地方志以外,戏单、地契、老照片、旧地图、金石拓片等均为地方文献内容,地方文献几乎成了大千世界的一个缩影。
前人撰述、传承下来如此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地方文献,对后世来说是一种财富。图书馆界前辈杜定友先生认为:“良以地方文献,非特为掌故史料之宝藏,亦且读之发人深省,使祖述先贤,爱护乡邦之念,油然而生。其影响于一国之文化,至深且巨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早在1945年,杜定友就率先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筹建广东文献馆。1948年,甘肃省图书馆也开始了西北五省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1957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上,地方文献的意义和作用引起了众多省市图书馆的兴趣。现在,全国各地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已开始向专业化迈进:有自己专门的收藏、采集标准和分类方法。
地方文献犹如一处丰富的矿藏,散发着历史的华彩。各地的图书馆搜访遗逸,积微成著,正逐步建立系统的地方文献专藏。通过对它们的整理研究,历史的深层信息和内在联系将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旧时堂前燕飞入百姓家
北京的东岳庙过去有一片规模不小的碑林,世事变迁,碑林并没能保留到今天。上世纪90年代,欧洲著名的汉学家施舟人特意来京寻访碑林的有关资料,当他听说首都图书馆保存有全部石碑的拓片时,立即兴奋地到图书馆借阅。然而,当时的图书馆却没能满足他的需求――首都图书馆的拓片世间仅此一套,由于资料珍贵,图书馆一直对拓片妥善保管,而读者也就无缘见到。
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越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图书馆就越有责任精心保管好,而这些资料也就会越难被借阅。有人开玩笑说:“那些珍贵的文献,只有吃书的虫子能看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文献资料的信息化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目前,全国图书馆系统也开始建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程将把全国各地方的文化信息资源整合在一个公共平台上,工程建成后,无论你在天涯海角,都可能通过互联网看到各地图书馆那些曾经“秘不示人”的珍贵文献资料。现在,首都图书馆珍藏的北京东岳庙碑林拓片已经全部扫描进入多媒体资源数据库,读者在图书馆的局域网上就可以阅览全部拓片资料。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有一个目标,就是要使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让普通大众更多地亲近珍贵的文化遗产,才能使人们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更多的兴趣。今年五月底,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古籍珍品和保护成果展亮相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甲骨、金石拓片、舆图、民族语文文献……200余件来自国家图书馆以及全国各图书馆的古籍珍品,令观众叹为观止。而各种珍贵文献信息化后,无异于在网络上长期开办了展览。
何必踏残雪春在向阳枝
在北京中易电子公司的数字化大厅,数百台计算机排列成行,人们在井然有序地繁忙着。总经理蓝德康介绍,这里有200多人,正在为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地方志做全文数字化。这个工程涉及的图书总共有330多万页,约15亿字。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民族5000年的灿烂文化,在汉字承载下从未间断,成为全世界最庞大的文化遗产宝库。将这些文化遗产数字化,利用互联网飞向全世界,正是最有力的振兴民族文化的工具,也是我们当代人的历史使命。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日前谈到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从被动保护向主动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全面保护、从静态保护向‘活态’整体性保护转变。”
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它的综合作用正在显现出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一方面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增强了,一方面许多旧有的文化随着生活的改变消失了。而地方文献数字化后,人们可以方便地从过去的文字、照片中看到那些消失了的东西,这就像保护物种一样。而且,通过数字化的地方文献,进行研究也便利了。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提及清人大规模网罗遗佚,往往从地方文献入手。此举利用世人恭敬乡梓的心理,通过表彰乡邦先贤的人格与学术,以养成一地的风气;而地方风气的养成,甚至可能催生某一学派。地方文献数字化后,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分类、主题和全文检索。如首都图书馆内藏有一套原始戏单,记录了从清光绪三十四年到1942年前后30余年间近800场戏曲演出的具体时间、地点、演员和剧目。通过检索,一个演员在这期间的演出活动一目了然。
通过数字化,图书馆从过去被动的资料提供发展为对文献的整理开发。经过自己的选择、创意和推广,图书馆的数据库已经成为服务大众的文化产品。地方文献的数字化,不是仅仅拨开尘封的故纸堆,而是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让文脉得以传承,创造出更新更灿烂的文化。
链接
世界文物保护状况概览
■目前,全世界共有554处世界级文化遗产,其中,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是名列前茅的文化遗产大国,它们在文物古迹的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在法国,直接由国家管理的重点文物古迹不足5%,近一半由市级部门管理,而半数为私人管理,包括埃菲尔铁塔。在法国,春天举办“博物馆日”,秋季举办“文化遗产日”,卢浮宫、凯旋门等著名博物馆和历史古迹也在免费开放之列。
■意大利政府专门设有文化遗产部,并在保护和管理文物古迹方面摸索出“意大利模式”:政府负责保护,私人或企业进行管理和经营。这种模式有利于调动私人和企业的积极性。意大利也十分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认为这是文物保护的基础和保证。意大利每年均举办“春天”、“夏日”、“秋实”或“冬眠”等各种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当天,全国各地150个城市中数百座平时不对外开放的古迹,一律向公众开放。
■西班牙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为保护文物古迹投入数十亿欧元,并设有文物保护学校,培养专门人才。马德里市政府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市中心的古建筑进行任何改动,每隔20年必须按照原来模样重新进行维修和粉刷,否则将课以重罚。(资料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