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历时十六天的海上生死救援

2006-06-1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冯蕾 我有话说

获救的越南渔民打出标语对中国政府表示感谢钟海摄

2006年5月19日晚,彭建波船长接到一个任务后,神情凝重。

彭建波,中国最先

进的搜救船――“南海救111”轮船长。任务来自北京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32艘越南籍渔船在南海北部海域失踪,载有渔民356人。被困渔船已经在海上漂流了一个星期,燃料耗尽,淡水、粮食严重紧缺,情况十分危急,需要紧急救援。此时的“南海救111”距离渔船遇险海域尚有200多海里,并且台风“珍珠”正在南海肆虐,渔船遇难海域正位于台风中心移动的路径上!据预报,该海域最大风力11级,浪高9米以上。

全体搜索人员很清楚:从现在开始,时间就是生命!

追风前行

接到命令仅半小时,“南海救111”紧急起航。当时海面已刮起9至10级大风,恶浪滔天。这艘出厂仅3个月的新船,将接受一场严峻的考验。

在航行途中,有些回港避风的船舶看到“南海救111”的航向与台风的移动方向一致,正在追着台风中心,向最危险的海区航行,出于关心,纷纷通过VHF(甚高频)提醒:“南海救111,你轮航向是不是搞错了,你轮前方正是台风中心。”此时,“南海救111”轮值班二副邓春和坚定地回答:“谢谢您的关心,我轮航向没错,我轮正奉命前往台风中心附近海区执行救助任务。”对方莫不感动地回复:“你们真是辛苦了,祝你们好运!”

台风刚袭击过的海面波浪滔天,雷雨交加,能见度极差。海面最大风力达到11级以上,在9米巨浪的拍击下,船舶横摇35度以上。航行途中,在巨浪中高速前进的“南海救111”,时而整个船头像完全插入海里似的,时而整个驾驶台被巨浪完全挡住了视线,舱室里的物品虽经绑扎加固,但仍然经受不住船舶剧烈摇摆而一片散乱,久经战阵的船员们也在恶劣的海况下纷纷呕吐。

彭建波强忍不适,专注地指挥船舶继续前进,保持着正确的航向。

船上26名船员,一边忍着呕吐一边坚守岗位。“南海救111”以每小时16.5海里的速度,颠簸着全速向目标海域航行。20日凌晨,抵达南海北部海域。

此时,该海域正下着暴雨,能见度极差。由于不知道失踪渔船的具体位置,在茫茫大海搜寻,犹如海底捞针。而且遇险渔船多为木质结构,雷达难以探测,有的遇险渔船还漂流到岛礁岸边,船体与礁石的雷达回波混在一起,难以辨认。面对这些困难,彭建波根据当地的风流情况,决定采取“单船扩展方形”搜寻方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过应该搜寻的海区。

从20日凌晨开始,“南海救111”轮用英语、普通话和粤语在高频电话、单边带上不间断地呼叫,同时,使用雷达、探照灯、夜视仪等设备进行观望。由于船舶摇摆得厉害,船员们都一只手拿着望远镜,另一只手紧紧抓住护栏,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许多船员腿都站肿了,脸被风雨刮得通红。

20日8时,终于发现了船号为“DNA90189”的越南渔船。

所有的船员兴奋起来。

漫长搜寻

32名衣衫褴褛的渔民和8具遇难渔民的遗体挤在这艘残破的小船上,遇险渔民目光呆滞,惊魂未定。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惊恐地躲在渔船的角落里。

看到救助船,渔民们争先恐后地站起来,不停地用力挥动双手。幸运的是,船上正好有一个会讲粤语的渔民。他说,他们已经在海上漂流了很久,燃油、食品都已消耗殆尽,好几天滴水未进。船员们立即为渔船补给了燃油、淡水、食物和药品。

得到救援的渔民们绝望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们激动地紧紧握住船员们的手,用手势和生硬的广东话不断向船员们表示感谢。在确定该渔船恢复了动力并脱险之后,“南海救111”又继续启程。

“看着劫后余生的越南渔民安全地驶向他们的国家,他们的家乡,我们无比欣慰,连日来的疲惫也一扫而光。”彭建波说。

带着成功的喜悦和希望,他和他的船员们又开始了紧张地搜寻,第二艘、第三艘……第21艘遇险渔船被陆续发现。这些渔船上的渔民都在30人以上,处于燃油耗尽,淡水和食物匮乏的危险境地。船员们向他们递去了食品、药品、淡水和救援工具。

渔民们无法用语言表示感谢,很多人已是泪流满面。

经过几天夜以继日的搜寻,南海北部海域都被搜寻遍了,仍然没有找到其他的失踪越南渔民。彭建波决定,到礁盘里去继续搜寻。但是礁盘里水深较浅,航道复杂,大船无法进入。

大副、水手长等人在“南海救111”轮政委李荣诚的带领下,驾驶高速救助艇冲进礁石林立的礁盘。水手长凭着丰富的救助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术,驾驶着救助艇穿梭于礁石间。礁盘内水道复杂,暗礁丛生,救助艇极易触礁沉没。在搜救过程中,救助艇曾因手提对讲机信号不好而同指挥室联系不上,船上和局救助指挥室的气氛因此一度非常紧张,大家都为救助船员捏了一把汗。后来,在GPS导航设备的指引下,救助艇顺利返回。经过长达4小时的连续搜索,并未在礁盘内搜寻发现失踪渔民,但救助船员们都认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决不轻易放过任何机会。

从20日8时许到21日晚上,“南海救111”轮连续搜索70余小时,搜寻面积达13471平方公里,共发现遇险越南渔船24搜(其中翻沉渔船3艘),发现沉没渔船物品一批,救援越南渔船14艘、救助遇险越南渔民306人(其中受伤渔民6名),向越籍渔船提供燃油32吨、淡水140吨和一大批食品及航行物资。

另有24名渔民被我国南海救助局“德进”轮救起。据介绍,“德进”轮当时是顶着12级狂风、13米巨浪赶赴越南遇险渔船出事位置的。参与此次救援的还有“南海救159”轮、“南海救199”轮和交通部广东海事局“海巡31”轮。

情义无界

2006年6月2日,中国海上搜救部门正式宣布中止对越南籍遇险渔船、渔民的搜救行动。

此次搜救行动持续了16天,我国对大部分遇险的越南籍渔船、渔民实施了有效的救助。在整个搜救行动中,海事执法船搜寻时间159个小时,航程1633海里,搜寻面积52148平方公里。专业救助船航行时间554小时,航程5760海里,搜寻面积3400平方公里。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派出的专业救助飞机搜寻时间46小时,搜寻面积139650平方公里。

“这次救助越南渔民,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一次海上国际救援行动。”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说。执行这次救助任务,既是我们坚决履行国际海上搜救公约的重要使命,更是一次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精神的集中展示。专业救助船员们“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救捞精神,是成功实施救援的精神支柱。救助船员义无反顾地坚决履行国际救助义务,坚决响应政府的号召并执行交通部的指令,一切为了越南渔民兄弟的生命安危,抢抓时间,全然不顾台风对自身生命的威胁和连续作战带来的极度疲劳,赢得了时间。

广东省副省长佟星说,交通部南海救助局、救助飞行队和广东海事局救助职工,在57年罕见的强台风“珍珠”掀起的惊涛骇浪中,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生忘死,尽职尽责,找到了23艘被困的越南渔船,对15艘渔船和330名渔民进行了有效的救助,胜利完成了国家托付的重大国际救助任务,获得了国际和国内社会各界,特别是越南人民的广泛赞誉。

整个救助行动还引起了中越两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当救助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时,5月22日,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致电我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中方及时救助遭受台风“珍珠”袭击的越南渔民表示感谢。24日,胡锦涛主席向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发了慰问电并表示,中越两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有着深厚友谊。中国海上搜救部门将继续帮助搜救越南遇险渔民。

越南运输部部长陶庭平致谢我国交通部李盛霖部长,并表示这次救援行动必将密切两部间的良好关系。越南外交部等政府部门也多次表示感谢。救援行动体现了中国政府海上搜救的能力与责任感。正在上海出席国际航标协会第16届年会的国际海事组织(IMO)秘书长米乔普勒斯盛赞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海上船舶和生命救助行动。

链接

■从1979年起,我国先后加入了《1979年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成立了专门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制定并颁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水上险情应急反应程序》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先后承担并完成了“神六”飞船救援保障、赴泰国救援、防抗“珍珠”海上救援、救援“辽海”轮等国内外重大搜救任务,据统计,从2005年1月至2006年5月,我国共组织、协调海上搜救行动2251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24584人,救助成功率达95.2%,充分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沿海国家的搜救能力。

■2006年5月19日,我国政府接到越南外交部提出的帮助救援台风被困渔民请求。中国交通部累计派出1艘大型海事执法船、4艘专业救助船,专业救助直升机2架次,协调香港政府飞机服务队派出专业救助飞机10架次,协调20余艘商船和大量渔船对南海海域271260平方公里范围进行了持续16天的海空联合搜救行动,对22艘越南籍渔船,330名越南渔民实施了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并对其中的6名伤员提供了医疗救护。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组织的最大规模的国际海上联合搜救行动。

■“南海救111”轮于2006年3月16日投入使用,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专业海洋救助船。“南海救111”轮主机功率为8000千瓦,船长98米,宽15.20米,设计航速20.35节,自持力30天,抗12级风浪。该船具备12000海里的续航力,可以使其抵达世界上任何海港。(资料来源:《中国交通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