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科学家与社会:交流与“绝缘”

2006-06-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冯永锋 我有话说

科学需要交流,科学家也要承担许多社会责任,但现在许多院士抱怨会议太多了,评审太多了,杂务多得无法应对,扰得心神不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科研效率。那么,科学家应当在多大程度上不受干扰呢?

两院院士、化工专家闵恩泽说:“有一次我问一个画家,你们文艺界人士怎么创新?他说,创新来自联想,有了联

想还不够,还要坚持。他的话对我很有启发。应当说,科学家对自己所认定的问题是能够坚持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们内心总有动力在‘强迫’自己前进。所以社会一定要信任我们,充分发挥我们的自由联想的才能,让我们在有生之年尽情联想。”

“自由联想”需要从容的心神状态。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夏建白院士建议给科学家一个“绝缘期”、“休会期”。他说:“过去有个制度,至少让科学家有六分之五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现在这个保证很难实现。如今有太多的会议,严重干扰了科学家。昨天我看新闻,东海、南海都开始了休渔,科学家是不是也可以有个休会制度呢?一年中有那么一段时间,一个人的一生中有那么一段时间,允许他们不参加会议?”

夏院士的建议得到了许多人的响应。吴建雄院士说:“应当让科学家把劳动放在有效的地方。当时要我当实验室主任的时候,我提出一个要求:原本每周都要开的主任碰头会改成一个季度只开一次,开会时只讨论一些大问题,小事情在平时就由各相关人士做主。开始时有人说,这怎么可能?后来实验了一段时间,大家都叫好,于是就形成了新的制度了。有很多坏习惯,其实是大家都看在眼里,可就是没人带头出来提出改良措施。所以有时候我想,院士应当带头对不良制度、习惯进行改良,我们不能只停留在批评阶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院士接过吴国雄院士的话说:“开始时我觉得夏院士的建议不太可能,因为像我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不聚集一些专家开会,就不太可能给项目、团队和科研人员作出评定,就无法给出准确的评判和支持力度。不过,今后我们可以设计得更加巧妙、精良一些,既能达到效果,又不对科学家造成过多的干扰。”

庄逢甘院士认为,尽管有大量的国家战略需求需要科学家去承担研究,尽管相当一部分科学家从事科研不是纯粹的“因兴趣而起”,而是“为职业而做”,但无论如何,国家必须保证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人从事自由研究,因为科研不是纯粹的功利行为,它能够在更深远的层面上体现人类的智慧。因此,尊重创新首先要尊重科学家的选择。肖纪美院士为我国冶金教育事业和材料领域的科学研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前不久,他出版了一本书叫《行路悟知录》,这是一本治学方法和人生感悟的书。他说:“《论语・子张》中有一句话,叫‘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后半句有很多人就解释为‘学习很优秀就要去当官’,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朱熹的《论语集释》说:‘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其所以验其学者益广。’大意是说:‘从政一旦有了富余精力,应当抓紧学习;学习上有了富余精力,可以考虑出仕’;现在很多科学家研究工作都做不过来,就又要他做这官做那官,显然,这只会伤害本来就已经很难得的创新才能的促进和施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