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教育部对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提出了明确要求,那么,如何在中小学做好这项工作,记者近日采访了教育部基础司副司长高洪。
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记者: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对中小学生有着怎样的意义?
高洪:中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年龄段形成的美与丑、是与非、荣与辱的观念,对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而在这一年龄段中,学校教育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
记者:中小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请具体谈谈怎么做好这项工作。
高洪:我们的主要思路是,针对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有机地进行融入。我们今年马上要做的一项工作是,把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修订课程标准工作结合起来。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是简单地“贴标签”,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块单独地列出来,简单地放入课程标准中,而是根据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规律,并总结课改的经验,有机地融入。在德育课程中,我们初步的考虑是在小学低年级中主要体现与学习生活有关的荣辱观,在小学高年级中主要体现与社会生活有关的荣辱观,在初、高中年级中逐步涉及与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等有关的荣辱观。另外,不仅语文、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等课程要体现,像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重要方面,这些课程在进行标准修订时,我们都会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机地融入。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高洪:在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教材、融入课堂的同时,我们还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可以说,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是育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校园文化对孩子产生的作用力,能够更深刻地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也中我们常说的那种境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点点滴滴、细微之处。
记者: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开展得怎样?
高洪:这项工作是今年的重点,教育部专门发了文件,目标是在通过几年的努力后校园文化呈现更新的面貌。当前,这项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
一是校园环境建设,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要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目前一些学校开展的团史、队史、校史展,老校友当年作文展,老照片展,都是很好的经验,值得推广。
二是以活动为载体来建设校园文化,我们提出了要充分利用课间休息、课后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团队会,各种仪式,以及重大的节庆日、国耻纪念日、传统节日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既体现知识性、科学性,更突出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是以校风建设为核心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其中列在首位的是教风建设,教师的言行,教师所主导的师生关系、人文关系对孩子影响深刻,一个教师蹲下来和低年级的孩子讲话,可能是比上一堂课更重要的教育,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和鼓励,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在教风建设中,我们将突出班主任的建设工作。其次,我们将加强学风的建设,倡导学生为祖国而学习,为追求知识而学习,而不是仅仅为了考试,为了上一所好学校。第三,我们将加强班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小环境非常重要,一个班级体里是否有平等,是否充满人文关怀,一个孩子有烦恼了,是否可以在集体中化解,是否可以得到温暖和鼓励,这个班级给了他什么样的学习氛围、生活氛围,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都关系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我们就是要从这些细微之处,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记者:社会实践在学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怎么在这个环节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高洪:是的,荣辱观的树立只有教授和熏陶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践。对此,我们提出的是:因地制宜,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务求实效。在学生的实践教育环节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大力组织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参观爱国主义基地、开展课外实验实践基地活动、主题夏令营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
另外,我们还强调要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普遍要求与各地区、各学校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避免空洞说教。遵循未成年人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与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起来,做到既有层次性,又有连续性,既要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也要教会他们自觉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防止“一刀切”、笼统化,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