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校园,是否恢复佩戴校徽的规定

2006-06-1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蔚 我有话说

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号召学生把校徽戴起来。图为老师耐心讲解校徽的含义。刘继明摄

上世纪,校徽是师生身份的代表;佩戴校徽也曾是学校的规定。时移事易,如今校徽在很多学校已经成为记忆。近日,记者在北大、清华看到,迎面而来的学生无一人戴校徽;在北京四中,据了解,“前年已不大戴了,去年基本不戴,今年就更没人戴”。问起全国几省市的大学生,几乎众口一词:“早就不戴了。”

学校年年发校徽,学生届届有校徽,但无可挽回的是,我国几十年的戴校徽历史,也许很快就要断档。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西藏中学原党总支书记祁岳宽曾递交“关于在全市大中小学校中恢复戴校徽制度的建议”。他自知无回天之力,只是想借此说点什么。

而值得注意的是,另一股潮流也同时在涌动:校徽不知何时改了定义,有人说,横条的那叫校牌,代表大学标识的才叫校徽。曾几何时,图案各异的标志性标徽在升温,不一定挂在胸前,但在大学随处可见。

这冷与热的反差,或许预示着时代的前进,或许在标榜个性的张扬,是喜还是忧?

他们这样说校徽

提起校徽,老一代知识分子大都怀有深情。年逾花甲的北京市政协委员祁岳宽算一个。如今七八十岁左右的老人都能忆起他们中学、大学时代的校徽。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注洪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他说,过去,清华、北大的校徽都是三角形的,他记不清是蓝底白字,还是金黄色底红字,只记得清华的“清”那三点水是三横,字是艺术字体;北大的校徽曾是蔡元培请鲁迅先生设计的,1950年毛泽东题字,才改为横条的。张先生一直是校徽的认真佩戴者,当问他何时不戴时,他也说不清,总之,别人都不戴了,唯独自己戴,像是另类,也就不坚持戴了。

年逾七旬的赵志欣老师曾任教于八大处中学、怀柔一中,1995年退休后,又在某私立学校任教。他初中时的校徽竟是布制的。那是男八中(现为北京八中)的校徽,3寸横宽,1寸高,郭沫若题字。高中他就读于人大附中,校徽一直沿用的铁制校徽,毛泽东题字。严于律己的赵老师无论当学生还是当老师都戴校徽,在私立学校也是如此。

年近七旬的东南大学教授王蕴仪对校徽有着独特的记忆。她常常忆起中学、大学时的校徽,说到现在校徽不再戴时,她说,只有在一些学校聘请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的仪式上,当众颁发校徽,受赠者当众佩戴、拍照,仅此而已。自己已至少十几年未戴了。

老一代知识分子心目中,校徽带给他们的是自豪、荣耀,也有对母校的归属之情。而校园中年轻的一代学子,对校徽则各具看法。

北大一位大学二年级的男生介绍说,他从未戴过校徽,似乎也不记得放在哪里了。但他的说法更显个性:有北大的大旗就够了,要什么校徽?走在校园里,都是北大人,谁戴给谁看?走在大街上戴个校徽,透着炫耀的肤浅,再说别在衣服上,活动也受限制。

在北大留学的一位马来西亚女生说得比较实在:挺想戴,可别人不戴,自己也不好意思戴。他们的理由大都是:别人都不戴;也有的是:不屑一“戴”。

当然,不戴校徽还有其他原因。来自大学学生工作部的信息说,有的校徽质量不过关,别针和前面的小牌往往会“分家”,造成遗失;冬季穿皮衣、呢衣,无法别校徽,等等。

校徽承载着时代变迁

新老知识分子截然不同的际遇,决定了他们对校徽的不同态度。据记者近日对几位教育界人士的采访,大家的观点是:其一,对母校认同感的问题。过去是计划经济,国家包分配,学习目的单一,思想政治工作易于开展,青年对母校具有深深的认同感,自觉戴校徽。现在,学生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校徽不再具有原来的凝聚力作用。

其二,校徽潜在的价值降低。大学生占人口的比例成倍增长,使大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稀有。过去一家出个大学生,大有光宗耀祖的荣耀,争相佩戴校徽。近年,大学的录取改变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状况后,大学校徽更不为人看重。

其三,彰显个性占了上风。历史上的校徽曾有过圆形、三角形,而今校徽多为横条形。过去知识分子以衣着朴素为荣,有道是:“公共汽车上见着戴校徽的,小偷都不偷。”他们从未想过这样的校徽是否还时尚,只知认真佩戴。而现在追求个性释放的新一代大学生,已经看不上这种千篇一律、样式陈旧的校徽,如果一定要戴点什么,他们宁可选择胸针、胸花,让自己与众不同。

其四,学校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校徽是学生在学校的通行证,进校门要查,进图书馆也要看,校徽背后有编号,丢失了要登报,声明遗失后才可补发。现在的校徽尽管背后也有编号,有的大学对遗失补发也有自己严格的“土规定”,但它不再有通行证的意义,刷卡、凭证件已成为目前学校管理的主要内容。

说起今非昔比的学校管理,北京市一位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深有感触:过去有校服吗?只在少数学校有,绝大多数中小学都没有,那时,大、中学生都是通过校徽来证明身份。而现在,中小学生都穿校服,是哪个学校的,校服的标志比校徽明显,何必强求要佩戴校徽?

也有老师认为,现在校园里不允许有任何不安全隐患存在。别说校徽这样有别针的东西不能随便扎在胸前,就连会议文件的装订,也杜绝了金属的订书钉,改为用胶粘。尤其是上体育课,都严格地要求着装不得有任何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东西。在教育部门的反复监督下,学校无时不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也有的大学教师说,恢复查校徽,搭得起那么多人力吗?现在有那么多学生,那么多校门……

校徽也在与时俱进

让“冷”下去的校徽再度“热”起来,这冷热调节的文章人们早就在做。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许多高校迎来建校百年或50周年大庆,各校都已意识到树立自己品牌形象的重要性,这样可以招进优秀生源,并向用人单位顺利输出毕业生。学校的名气如何,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各大学开始热推自己的标识。1998年,北大迎来百年校庆,在鲁迅先生1917年所设计校徽(三个人的形象)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现在的新标识,制成直径约2公分的圆形胸针、纪念币,印在公文纸上,有的楼门前也有此标识,机动车进校门的通行证也印有这一图案。

清华大学推出两种标识校徽。第一种是中间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校训的圆形图案,它本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本世纪初,将锯齿边改为麻花边,2005年在校务会上正式通过;另一种是“文革”后设计的,中心是一口大钟,钟上有篆体的“清华”二字。标识校徽也已制成圆形胸针,开会搞活动时别在西服上作为点缀。

借此契机,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于2002年下半年开始制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案,2003年,教工委推动各学校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规划。规划的制定,都由各校党委主持、审议。由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推进,各大学开始热推自己的标志性校徽。

从那时至今,不断有大学将自己的标识校徽在网上公布,申明办学理念,如齿轮象征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三角形表示德育、智育、体育;字母缩写变形为和平鸽、燕子、植株等。也有的大学向校友发出征集校徽设计图案的通知。打出自己的招牌,增强凝聚力,是这一热潮的中心涵义。

2004年,媒体的目光投向校徽,几个主要媒体分别开展起“是否恢复戴校徽”的讨论,并公布一些大学的校徽,交网友评选。目前这一热潮还在继续。

校徽没有离开校园的生活,只是改变了存在方式,只是还没有戴在师生胸前,它可能会变得更加精美、小巧玲珑,更像工艺品,佩戴方式会趋于安全化、灵活化。愿它再次起到约束人们举止的作用,如同祁岳宽及许多老教育工作者所期望的那样。

链接

■佩戴校徽是一种形式,而其中的德育蕴含却是很丰富的。在这方面,学校还有很大的引导和教育空间。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社组织的调查显示,除了有33%的学生不喜欢校徽的情况外,关于是否佩戴校徽,只有30%是经常佩戴,偶尔佩戴校徽的占38%,还有32%的学生很少佩戴校徽。

■北京大学的校徽最早可以追溯至1917年,是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请鲁迅设计的。在这枚校徽上,“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把校徽戴起来,有助于学生培养对学校和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学生们对校徽有着浓厚的感情和自发的真诚理解。有关校徽的调查显示,关于“你喜欢你们学校的校徽吗?”的问题,回答“喜欢”的占67%。对于“戴校徽的好处”问题的回答中:认为“是身份象征”的有49%,认为“培养集体荣誉感”的有50%,认为有“道德行为约束”的有45%。

■1926年1月23日,交通大学凌鸿勋校长通告公布校徽云:“为通告事,校徽所以表扬学校性质,与精神关系至重。上年以本校校徽,亟应明定,曾经征求式样,并交由教务会议推定委员会审查。兹经参照原式,重行指定,合亟公布,作为本校校徽。下学期起,一律采用,特此通告。”按校徽中心为铁砧,铁锤,砧上置中西书籍若干册,示工程教育工读并重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数码1896四字,示本校创办之年份。(辑自中国教育在线、南方网)

交通大学校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