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一入学,就进入学院创办的各个科技园区边学习边实训。学生一毕业,动手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被用人单位纷纷抢走。这个特殊的办学现象发生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从1985年创建以来,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建设成有39个本专科专业、13个校内实训基地、38个校外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级
特别是学院创建了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园区,并以科技园区为主体,形成51个规模大、功能全、覆盖广的实训基地。这些实训基地不仅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而且成为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走出了一条“科技园区+实训基地”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
理念创新:职业技术教育不是“压缩型”本科教育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是内蒙古最早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门学院,专门培养农牧业技术师资和农牧业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过去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基本上是按照“压缩型”的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模式运行。但在办学中发现存在着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实践教学薄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为此,学院分三个阶段进行办学理念的改革和调整。
第一阶段:加大实验课和实践课的学时比例,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但实验、实践课程的内容过分依赖理论教学,验证型、演示型的实践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二阶段:创建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园区,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需求的实训基地;将实践教学分离出来,彻底摆脱了其理论教学的附属地位,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但不同程度存在理论课程讲授和实训教学技能训练脱节的矛盾。
第三阶段: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大力推进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改革,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全面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打破学科体系,以职业能力系统化训练的需要构建课程体系,增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较好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
实训基地创新:围绕社会需求和学生转
一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设实训基地。通过师生员工的义务劳动,恢复、新建教学果园、大田作物、园林苗圃等教学基地。
二是通过承担和引进重大科技项目来建设基地。通过承担内蒙古计委、畜牧厅的“棚网养猪科技示范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的“舍饲条件下绒山羊生理指标变化的研究项目”、自治区农业开发办的“种羊良种繁育及经济杂交项目”等建立了畜牧兽医类专业的养殖实训基地;通过内蒙科委的“设施园艺技术开发项目”、内蒙计委的“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内蒙农业开发办的“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粮经间作技术开发项目”等建立了农学类专业的实训基地。
三是面向基层与土默特右旗等6个旗(县)实施“科教兴旗(县)合作项目”建立实训基地。
四是通过校企合作与自治区10余家大型企业联合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五是通过国际合作,引进中国―加拿大政府间合作实施的“内蒙古可持续农业发展”示范项目建立实训基地。
六是以创建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为契机,争取教育部和政府投资,建立和充实了“多功能自控温室暨组培繁育”实训基地、农产品加工等实训基地。
七是通过评估建设和整合实训基地,例如在以评促建期间先后建起了植物医院、车辆工程实训基地等实训基地。
这些实训基地通过股份制、承包制、目标责任制运行。
实训基地承担着包括农、工、经、管、文等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其中农牧类专业有近90%的内容在科技园区里进行实训。由于有大规模企业化的实训基地,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突出实践技能,由课堂教学改为现场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科技园区作为高新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基地,学生通过基地实习实训,接触大量农牧业科技成果。例如,科技园区承担的自治区节水灌溉项目、棚网养猪项目、中国和加拿大可持续农业发展项目等,使学生学到了当今国内或世界领先的农牧业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材内容落后于生产实践的被动局面。
实训教学方式创新:学习与就业岗位零距离
循序渐进式:按照认识规律,以学业年度为序,由浅入深、由单向到综合,循序渐进安排实训。以园艺专业为例:一年级安排认识性农事操作实训,使学生接触生产、识别作物,增强感性认识,培养专业兴趣,达到“想动手”的教学目的;二年级安排大量的专业技术实训,掌握各生产环节的技术要点,达到“能动手”的教学目的;三年级以综合实训为主,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制定生产计划,独立组织生产,参与园艺作物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管理,达到“会动手”的教学目的。
全程工序式:按照工序流程安排全过程实训。如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按照建筑物的施工工序安排全程实习。学生到建筑工地充当技术员,参与整个工程每一环节的施工与质监工作。
岗位见习式:安排学生在将来从事的实际工作岗位见习实训。通过岗位见习实训,转变角色,以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身份去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缩短了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后熟期”。如经济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包头同方电脑公司实训期间,运用4PS市场营销理论,为该公司的“硬盘保护卡”做了营销策划,并付诸实施,解决了产品市场定位难、销路不畅的困难。参加设计的部分学生毕业后就留在该公司就业。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理论和实训一体化
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不再因教学场所和时间因素人为地分隔为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而是根据实际生产过程的需求去合理安排。例如,园艺技术专业的蔬菜育苗技术教学中,改课堂教学为现场教学,从种子处理、苗床制作、播种、苗床管理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与基地生产过程吻合。
改革考核方式。把考核学生的综合技能、课程学习和基地实训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评定成绩,从而改变了以往学生只是背书本、背笔记,应付考试的被动学习状况。学院制定并实施了“专业培养目标综合技能训练与测试方案”。该方案规定考核分三步完成:第一步,选定的实训项目,设计出实施方案。第二步,学生依据设计方案完成具体生产。第三步,写出生产总结报告或研究论文,并进行答辩。
推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师要在相关专业的实训基地,直接从事一年以上的生产实践锻炼,提高从事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为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奠定基础。学院规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和实验实训基地的管理由业务精、技术硬、会管理的教师兼任。课堂授课、基地生产、市场经营“三位一体”,导师、师傅“一肩两挑”。目前,学院“双师型”教师已占教师总数的70%以上。
推进“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专业教学内容进行充实和调整,使学生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就完成职业技能的培训。目前学院学生可取得的证书有:外语等级、计算机等级、汽车驾驶、会计电算化、蔬菜工、果树工、饲养工、推销员等50多种中、高级证书。毕业生中有90%以上获得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或技术等级证,部分专业50%以上的毕业生获得三种以上的职业资格证或技术等级证。
产学研结合创新:服务社会
学院认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关键,开展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带动地区产业发展。科技园区的“北方高寒地区高效节能日光温室”项目、多功能自控温室及组培繁育实训基地引进国内外蔬菜和花卉新品种、规模化养猪技术等,先后建成了土右旗农业园区及周边地区温室1300余座,设计并指导建成规模化猪场20多个,在自治区西部5盟市15个旗(县)推广优良种猪3000余头、商品猪5万余头。
推动校企合作办学。以实训基地为纽带,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革新、技术开发及推广、设备支持、学生就业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学院与内蒙古利丰集团有限公司等10多家大型企业实行多种形式、实质性参与的联合办学,实现了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同时,学院的教师在联合办学企业中,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担任企业技术顾问,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设计,并为企业进行职工技术培训。这种合作模式,真正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
支持应用技术和教改课题研究。以科技园区为主体的实训基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十五”期间,学院教师和基地的科技人员主持的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2项,其中,中国―加拿大政府间合作项目1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各1项,国家成果转化基金项目1项,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2项,教育部春晖计划课题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各1项,自治区教育厅课题2项,学院应用技术研究、社会科学研究课题9项。学院还设立应用技术研究基金,每年安排专项研究经费20万元左右,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目前正在实施的项目近20项。
素质教育创新:培养职业精神和就业竞争力
学院特别重视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品质的培养。学院每年都安排学生在实训基地参加公益劳动,参与基地建设、植树、种花、铺路,参加农田、果园、畜禽场各种专业生产劳动,锻炼了学生意志品质,增强了劳动观念,提高了劳动能力,培养了自强不息精神。
学院每年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他们所掌握的专业技能,解决生产问题。例如牧医类专业的学生,在牧区进行畜禽疫病的防治,设计建成多功能产仔舍、育肥羊舍等,受到牧民的好评。农艺类专业学生进行马铃薯、黄芪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科普讲座,使农民掌握这些技术。学生在校内外基地实训中,亲身体验到自己掌握的技能在建设现代农牧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树立了热爱“三农”、服务“三农”的志向。毕业生郜永军分配到包头市郊区中学任教,为了帮助家乡脱贫致富,他边教学边从事食用菌栽培,为当地群众无偿提供菌种和栽培技术指导,使当地70%的农户掌握了此项技术,许多农户受益后脱贫致富。
由于专业教学与就业岗位“零距离”,通过实训基地“真实”或“仿真”的生产环境,学生以工人身份参与日常生产技术指导,以营销员身份参与产品营销,以经理身份参与基地管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真正成为既熟悉业务技术又精通生产管理的全面手。
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该校的毕业生“留得住、用得上、有技能、肯吃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