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望:许江的绘画》于6月1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循着“被切割的远望”、“历史的风景”、“世纪之弈”的命题组画,人们惊讶地发现,许江画风景则境界寥廓而
从杭州来北京办画展,许江很忙也很欣慰。忙的是,12号他到北大做了“大学的望境――大学之道的艺术学诠释”的报告,13号又在中央美院做“远望当归――图像时代视觉艺术的策略性思考”的报告;画展开幕头两天,就有两个关于他的艺术的座谈会和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画家、评论家、文化学者一百多人与会;还有数不清的老师、老朋友、老领导来看画展。令人欣慰的是,观众不断向他表达对他的作品的欣赏与共鸣;专家学者们通过分析许江的探索个案对中国画界做了一次深刻的梳理和反思。许江自己说:如果这个展览有价值的话,就是因为它提供了一条中国大多数艺术家所走过的道路,叫做“远游者的返乡”。
他所谓的“远游”,是指许多艺术家在改革开放后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西方,他们或向西方学习新的理念,或到西方寻找发展的可能性。许江也在上世纪80年代末留学德国汉堡美术学院,在经历了当代前沿艺术的洗礼和大量跨媒体实验之后,两年后回到他文化植根的本土,开始面对中国的发展现实。此后,这个远游者开始了从西方艺术向中国学养的回归,从实验形态向直观绘画的回归,这就是他所谓的“返乡”。在中国美术馆展览大厅正中的《葵园十二景》中,人们可以看到,许江从天空返回了大地,他以极富绘画性的肌理和简单色彩,表现了土地的滋养和拯救力量;他用“六叟图”、“西风瘦”、“秋风过”、“安公子”、“水云间”、“落凤坡”、“回春堂”、“信天游”、“斜阳红”、“东风破”、“朔风流”、“花田错”这些类似中国词牌的名字,意喻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
知识分子家庭的熏染,四年农村工厂生活的历练,“文革”的痛苦记忆,改革开放的变革潮流,中国美术学院的校风滋养,两年留德的学习经历……命运的载沉载浮将许江塑造成两种精神素质交叠的性格类型:一方面有强烈的拯救意识,重思考勤探索;一方面与国家一道开放,有激情有朝气。如今,许江承担了许多社会责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上海国际双年展艺委会主任。他说:“管理是我的事业,绘画是我的生命。”作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崇尚蔡元培、林风眠等先驱者的历史使命感,他倡导创新进取而又宽容谦和的学术风范,同时规定本科生必修《论语》、《庄子》和书法课程。在繁忙的管理和教学之余,他每周必有三个半天回到架上,回到他赖以立命得以思考的绘画之中。
“文化创新远远不像技术创新那么简单,用新的代替旧的就完事了。”许江的思路确实与众不同!在当代全球化的境遇中,许江痛感西方当代艺术思潮与中国本土语境之间的冲突,他无时不在思考技术时代、图像时代重建东方当代绘画的发展之路。在采访中,他谈得最多的,正是这个问题:“技术时代、媒体时代,使得图像的生产和传播都极其方便,那么绘画何为?我们的画家还能够沉湎于花花草草而不直面这种挑战吗?在这个层面上做一个文化创造者是我们人文知识分子的责任。”他认为,只有解决好全球境遇与本土资源、传统文化与技术文化、人文关怀与时尚文化三个课题,才能造成一种和而不同、共生互动的和谐的文化环境。谈到“超级女声”和时尚文化,许江说,人文素质的低下,造成了时尚的无序泛滥。大众的时尚取向并不一定是必然的,关键在于文化工作者应该给予一种引导。“文化工作就是要使看不见的被看见,使隐蔽的被显现.。”在他那里,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为――文化。
采访将结束,他的助手走过来说:“许院长什么问题都可以谈上三天三夜。”许江拿出他的著作《视觉那城》和《一米的守望》送给我。晚上,我静心阅读,又看到了一个敏感的、细腻的、焦虑的、诗意的学者、诗人、作家许江,与白天那个大气的、富有使命感的许江相辅相成。
“在跌入尘土的瞬间,我窥听昔日和未来的涛声。”他在《我被历史绊了一跤》一诗中这样写道。许江,一个打通中西、贯穿文脉、艺理兼重、追求高远的中国知识分子;一位绘画者、思想者、远望者。这就是许江留给我的印象。
许江作品《老北京》系列之一
OldBeijing・水彩・watercolour・45cm×60cm×4・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