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学术带头人裴钢(中)正在指导实验。(资料图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细胞信号转导及反馈调控”创新研究群体立足于细胞信号转导学科研究,在不同的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群体成员包括:裴钢、鲍岚、康九红、柴晶晶、辛顺妹、鲍国斌、陈珊、施裕丰、赵晓晖、栾冰等。 |
“无目的观察”与“有靶向的研究”
看记者似乎不太理解“转导”这个词,裴钢先做起了“科学传播与普及”。“每个人或者说每个有机体都会对外界有感受和反应,这主要由细胞来完成。在细胞内,这项工作又由‘受体’来完成――‘受体’接收到外界的刺激后,会把信息转导到相应组织,再把这些组织的反应转导出来。可能不同的组织对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转导方式。所以,我们的工作就是做实验,观察外来信息在细胞内的转导反应机制,寻找不同信息在体内转导的关键点。这样的观察在很多人眼中可能比较枯燥,但在科学家眼中却兴味盎然,因为科学家心中都有一个科研原动力,这个动力会支持他们在科研道路上行走许多年;何况,科研是充满乐趣的,我们每天都会得到许多美好的享受。”
2006年初,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免疫学》刊登了裴钢等人关于发现抑制“过激”免疫反应的新机制的研究论文――这是我国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又一项自主创新成果。
当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时候,人体能够识别并激活免疫反应来杀死它们,但如果免疫反应因过度激活而失去控制的话,会导致很多疾病,如关节炎、哮喘、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此,必须设法抑制“过激”的免疫反应。
以裴钢为首的研究小组在工作中发现:体内一种叫做抑制因子的蛋白质能够结合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信号分子TRAF6并且调节其功能,从而抑制了TRAF6对NF-B转录因子的激活以及多种炎症因子的产生。这一新发现的机制已在内毒素休克动物模型中得到了验证,并正在其他“过激”免疫性疾病动物模型上进行实验。这一原创性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一种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新机制,而且也为治疗“过激”免疫性疾病提供了可能的药物作用靶点。
创新群体的一位成员说:“科研就是这样,表面上似乎‘无目的’地观察,经常会得到许多‘有靶向’的结果。比如,我们观察到某一类‘受体’对某些毒品(比如海洛因)反应激烈,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这个受体进行研究,研发治疗毒瘾的药物。”
“兴趣”与“职业操守”
裴钢认为,优秀人才的加盟对创新非常重要。“我们关于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过改变表观遗传修饰调节基因转录的工作于2005年底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上。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发现了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的一条全新途径,如果没有康九红的加盟,我们这项工作可能就无法很好地展开。因此,科研人员之间的能力互补非常重要。”
据裴钢介绍,他们的团队很重视发挥每个人的科研潜能。“大家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每个成员身上的潜能发挥得越多,整体的能量就越大。我们还很重视年轻人的培养,在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中,上海生科院和创新群体都会参考‘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判断所有工作是否有利于科研工作,是否有利于人才培养,是否有利于国家建设。如果有利的话,就去做,不管过去做没做,别人做不做;否则,就不做,过去做的也要改过来。”
有一种说法:科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职业选择,因为现在做研究越来越职业化了,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以往所强调的“好奇心”和“兴趣”可能不是其选择科研的主要动因。对此,裴钢认为:“如果你喜欢科学,我建议你努力去做;如果不喜欢,还有一点可以让你坚持,那就是职业操守;如果职业操守也无法坚持,那就没有必要做,不然会很浮躁。科研除了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过硬的基本功,还一定要有与别人合作的精神。搞科研本身就是追求真善美,没有坦荡的胸襟,不会与别人合作,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未能如愿”与“严肃友好”
1995年,裴钢回到国内。像其他归国的海外学人一样,回来后先是忙着找房子安家,然后是招聘研究人员,买仪器,订试剂等,还有一件事情更重要,就是要马上申请经费。不久后,项目被批准了,裴钢很兴奋。“经费多少是一回事,能否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并迅速融入国内科研领域又是另一回事。”
裴钢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基础研究很支持。不过,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也不是每次都会如愿的。回国的第二年,裴钢偶然在报纸上读到,湖南发现一个从小就没有痛觉的少年,经常受到各种伤害而全然不知。这是一个非常罕见的病例,他推测可能是痛觉感知或传递系统有什么先天遗传缺陷,如果能够设法搞清楚其遗传背景和致病机理,将会对痛觉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当时很兴奋,一方面急切地通过湖南师范大学的同事联系病人及家属采样,另一方面兴致勃勃地写了一份特别项目的基金申请递交上去。但没料到,经过若干个专家的评审,我们的资助申请没能通过,当时沮丧的心情可想而知。”
尽管有这样一次未能如愿的申请经历,裴钢还是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处理临时项目申请的方法和程序是严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20年来,扶持了众多初出茅庐的青年学子,资助了大量崭露头角的杰出才俊,又支援了许多苦战基础学科领域前沿的优秀团队,无一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从支持‘杰出青年’到支持‘创新团队’,这其中的发展变化过程显然可以证明:我们国家正在开创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人才滋育之路,而且方法越来越成熟、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