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大张旗鼓地号召、反反复复地讨论、轰轰烈烈地造势,却总也改变不了冷冷清清的结局,为什么?科普就像一个不会走路的孩子,因为长得可爱,大家都愿意亲一亲,但没有人认为那是自己的孩子,更没有人做好费尽心血把这个孩子抚养成人的准备。科普跟谁姓、由谁养?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传
统的“学理型”科普
长期以来,科普工作主要着眼于“学理”,我们称之为“学理型”科普。其指导思想是普及科学知识,阐述自然规律,揭示科学的内在联系,梳理科学发现的思想脉络,提高大众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这实际上是以大众化的语言去描述奇妙的自然规律和人类认识自然的心得。
从根本上说,学理型科普是科学共同体为了自身的繁衍需要而采取的一种策略,政府对学理型科普的主导作用比较弱。其特征是:科普工作的自发性、科普资源使用的随意性、科普成果产生的偶然性和科普工作效果的不确定性。传统的学理型科普姓“学”,是科学共同体的“孩子”,由科学共同体提供养分抚育其成长,其繁荣的前奏是在科学发展历程中出现激动人心的理论和观念变革,人类社会进入到科学的“英雄”时代。20世纪上半叶物理学创造奇迹的时代就是一个典型。
科普要随科学改姓“国”
科学原来姓“学”,是学者个人意志和科学共同体意志的自由表达。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开始改姓“国”,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而不再是单纯的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个人行为。科技和社会进步的方向正越来越强地体现国家的意志,以科技为依托的知识经济和民族文化相互渗透、交融,最终构成凸显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既然科学已经姓了“国”,那么,科普也应该姓“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明确宣告了科普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新时期科普工作担负着全民族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化巨大的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的任务,只有姓了“国”,才能解决长期困扰科普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才能走出困境,健康发展。
时代呼唤“人本型”科普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开始形成一个共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惟一可行的发展道路。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压力,党在十六大以后适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2005年底,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应当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普工作的指针。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过去科普工作那种“叫好不叫座”的状况,新世纪科普工作的思路应该从“以自然为本”转为“以人为本”,从关注“学”理转为关注“生”理(即生命、生存、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之理),建设“人本型”科普。科普工作除了要传播学理外,更重要的是要满足最广泛、最现实的人民生活需求、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民族生存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
顺利转型的必要举措
“人本型”科普尽管也要采取生动活泼的表达方式,但从根本上说,它并不是以大众兴趣和个体喜好为基础的,因此,科普工作的难度、科普内容的吸引力都会出现问题。在国民科学素质与国家战略要求差距较大的特殊历史时期,为了落实国家意志,可以实施合理的“科普灌输”。学习型社会倡导的不仅是对提升个人能力和企业竞争力有帮助的学习,还需要落实国家战略意义上的学习;而国家战略意义下的“科普灌输”也是科普顺利转型和“人本型”科普迅速成长的必要举措。
“三管齐下”开创科普新局面
当前,“人本型”科普扮演着培植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土壤”功能,除了具有世界范围内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国家个性和社会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差异性,因此国家有责任使其健康成长。
为了使科普迅速发展壮大,当前发展科普应该“三管齐下”:一头是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普教育甚至是“科普灌输”,以学习为特征,依靠行政资源落实国家战略意义上的学习;另一头是政府扶植下的科普产业化发展,以娱乐为特征,创造有科普内涵的影视、网络资源、场馆设施等,政府扶植既体现在产业政策上,又体现在先期择优采购和制造市场需求上;在“科普灌输”和科普产业化发展中间,可以为学者保留一块传统的、任其思想自由发挥的精神领地。
必须强调的是:科普尽管姓了“国”,仍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姓“国”的根本意义是通过国家的行政力量干预、经济政策导向和资源调控手段,来保证这种合力的方向,保证合力的壮大,保证投入产出的效果。(作者为科学出版社科学人文分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