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

2006-06-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蔡侗辰 我有话说

2006年6月12日至13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副厅长、省会城市教育局负责人及部分省市领导集聚成都,出席和列席教育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国务委员陈至立和教育部部长周济出席会议。会议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与会代表反映,这次会议,主题鲜明,先进省市的经验

使大家进一步认清了形势和任务,深受鼓舞和启发。下面是部分省市的做法:

江苏省:1.2亿元经费为贫困家庭子女护航

为了实现“保证每个贫困家庭子女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的承诺,江苏省委省政府加大了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去年省财政安排1亿元,为57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今年这项经费已达到1.2亿元。为切实保障农工子女受教育权利,江苏坚持农民工子女入学由流入地政府负责、“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纳为主”的政策,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目前,江苏省49.9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99%以上解决了入学问题。

湖南省:加大城市支援农村教育力度

从1994年开始,湖南省开始组织省内经济发达的长沙等6个省辖市对口扶持湘西自治州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此后,湖南省广泛动员发达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贫困地区教育。目前,全省已有1136所学校与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结对支教。受援学校也同时选派教师到支援学校接受培训,共有6900名教师接受了培训。

上海市:政策向远郊地区和农村倾斜

对农村招聘教师实行优先优惠政策,对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给予适当奖励。上海市有关部门将制定远郊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实施方法,确保远郊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收入,较城区教师有更快增长。同时在远郊地区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远郊地区中小学从教,以此尽快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山东省济南市:城市教育反哺农村教育

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扶持,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的重要措施,济南市在政策上、资金投入、项目规划上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全市每年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农村学校建设;在名师建设、培训进修等方面优先考虑农村一线教师;在职称评定上,增加农村教师评定名额,适当放宽评定条件,鼓励教师安心农村教育。为了完成“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济南市还建立健全“扶困助学”工程,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仅2005年,全市用于减免杂费、资助贫困学生的资金累计达6千多万元,15万多名学生受益。同时济南市还开展“百校牵手,城乡对口帮扶”活动。从城区选拔100所省、市级规范化学校,采取“一对一、全方位、不间断”的方式,每3年一个周期,与农村学校结成帮扶对子,目前,帮扶活动已初见成效,促进了农村学校整体素质的提升。

浙江省杭州市: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好上学”

为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好上学”,杭州市采取“公办学校为主,独立设置的外来务工子女学校为辅”的办法。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学的?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杭就学的入学条件和程序。杭州市从2003年开始为使困难家庭子女“好上学”而实行教育资助券和人民助学金制度。截止到2005年,杭州市已累计资助学生12万多人次。2005年,杭州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人数达9.95万人,占城区中小学生数的28.6%。.这一做法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称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的“杭州经验”。

北京市宣武区:构建适合区情的支持保障系统

从2000年开始,宣武区政府将区内两所公办学校――广安中学和红莲小学确定为专门接收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流动人口子女在这里就读,享受国家经费定额补助。目前,全区巳接纳6000多名流动人口子女。宣武区还关注特殊教育,他们以培智中心学校为依托,建立了融义务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为一体,集康复训练、科研指导于一身的特殊教育训练中心;形成了由1所幼儿园,51所中小学共同接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特殊教育网络。为使有特殊需要的残疾儿童能得到及时的支持和服务,宣武区还构建起适合区情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系统。“十五”期间,全区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始终保持100%。宣武区两次被教育部、民政部和全国残联评为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区。

辽宁省大连市:变“学校人”为“区域人”加大教师交流力度

大连市把优化校长、教师等人力资源配置,作为推进教育公平,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工作。为了给教师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大连市首先改变教师为学校所有的现状,变“学校人”为“区域人”,将教师的管理使用权上移到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和调配,明确提出,凡参加评特级教师以及市级以上模范、优秀校长和教师,必须具备在薄弱学校任职和工作一年以上的经历。为了将教师交流落到实处,大连市的各区还推动了三百工程,即百名首席教师进入薄弱学校交流、百名获得高级技术职称资格的教师进行异校聘任交流、百名骨干教师交流。随着这些政策的出台,大连市教师交流的比例年年增加,到2005年交流面已达到30%。这些措施,不仅给薄弱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而且也给教师本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