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关注环境变迁引发的德育问题

2006-06-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朱振国 我有话说

日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福建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当代中国德育热点问题研讨会暨‘当代中国德育问题研究丛书’出版座谈会”上,与会的专家和学校代表结合自己的德育工作经验和体会,探讨了当代我国德育实践中存在的一系列涉及到德育实践领域的多个层面的热点问题。

其一是德育环境问题。与会校长和教师认为,当前由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期、社会发展提速,社会问题不断出现,而德育工作准备相对不足、发展滞后,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德育问题。他们以为,德育环境变迁是引发德育问题的主要根源之一,德育环境问题成为学校德育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这里专家们将之分为四类:一是家长和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家长对孩子期待两极分化:要不就功利心十足,望子成龙心切,给孩子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进而滋生厌学心理,成为德育问题的导火索;要不就“我不管你”,听之任之,使学生沉迷于“地下”网吧、逃学旷课有机可乘。同时,“倒金字塔”式家庭结构、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也为“小皇帝”的成长提供了温床,无意中导致了学生道德责任、道德意识的退化。二是家长教育的困境成为德育工作的新瓶颈。德育是学生教育和家长教育同步推进的事业,而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家长与学校配合受到了冲击和限制,无疑孕育了潜在的德育问题。三是校园环境给德育带来的问题。部分素质不高的家长、社会上不法分子随意闯进校园,对德育活动造成了恶劣影响,构成了新的德育问题。四是来自社会环境的德育问题。随着许多家长和社会人士维权意识的日益敏感,加之行政部门机械应对社会舆论的处理方式,造成学校德育工作闻风而动不良习气。从而,极大挫伤了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形成了他们明哲保身的德育工作心态。

其二是德育管理体制问题。德育措施、评价、激励等环节的不明确、不到位、不健全导致了德育管理工作的“疲软”局面;德育只有上线的理想规范教育,没有必要的教育惩戒和强硬的处理不轨学生的权利;德育活动奖励仪式中的“官本位”而非“生本位”的倾向;政府――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协作体系的不完善;德育工作者的权利救济缺失;德育体系的专业性不强,德育工作者者素质无从保障等,都导致了德育工作“雷声大、雨点小”,成为一种真正靠良心来推动的工作,难以实现德育管理的“硬化”。

其三是德育方式问题。与会教师认为,当前德育工作在德育方式上存在着六大问题:首先是德育关系异化。教师不是通过抓德育来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而是透过向学生“要分数”来推动学习活动,师生之间德育关系、关爱关系被物质化;其次是德育方式的宏观化。在进行德育工作中不追求细节、不重视德育时机、不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点点滴滴”的叙事、故事,不注意尽量“淡化德育‘痕迹’”,而一味注重外显的德育课程、德育活动,这就导致了德育的实效性不强;第三是重“渗透”不重“主体化”。有校长认为,德育寓于人的一切活动中,从呱呱坠地之时就已经开始,“渗透”的德育方式导致了德育的“灌输”性和外在性;第四是德育活动的连贯性和针对性不强。德育工作“浮躁”心态严重,长于搞运动,充当社会政策的应声虫角色,保守地坚持学校德育工作“缺什么补什么”的德育思路。第五是道德责任教育的缺位。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样样操心、服务周到,而学生丧失了发展自我责任意识和责任承担能力的机会。最后是对德育理论期待的两极化。有些德育工作者一切凭借经验行事,无视德育规律的存在;有些则事事寻求理论,将德育理论神话化,抑制了德育智慧养成。

最后是边缘儿童德育问题和德育信念危机问题。就前者而言有两类:一个是处于违纪与违法边缘的学生德育问题,这些学生常常让学校德育无所适从,难以应对;其二是城乡结合学校的学生德育问题,这些学校的学生以流动学生为主,涉及文化冲突、生活方式冲突、道德状况参差不齐等矛盾,从而成为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德育新问题。同时,从上述德育问题背后折射出的是德育工作者、学校领导、行政部门对德育信念的危机问题。他们没有真正认识到德育对人的学习生活能力、精神面貌提升的重要价值所在,这就成为他们对德育工作存在敷衍了事、漠不关心心态,导致德育问题丛生的根源。为此,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制高点应该是德育信念的重振问题。

会上,专家们充分肯定了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檀传宝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德育问题研究丛书》的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认为这套丛书是对中国德育研究与实践有切实帮助的德育丛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