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谁是真明星

2006-06-2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付小悦 我有话说

周末打开电视,去年曾火了大江南北的“超女”又是如火如荼,赛程未过半已先捧出了诸多“星”,让人目不暇接。不过,同样让人目不暇接的还有诸如“撒谎门”之类的负面事件。然后转个台,恰巧是某台在重播相声老人

马三立逝世周年纪念的特辑。老人颤颤巍巍地站在告别演出的舞台上,尚未开口,台下已响起热烈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仿佛老人什么也不用说,只要站在这里,就已足够――两个舞台,两番情景。霎时间,心里感慨万千:到底谁是真正的明星?

如今的明星仿佛流水线上的产品,生产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快了。糟糕的是一些负面消息也常接踵而至:一会儿是义演不义,一会儿是真唱不真,一会儿是偷税漏税,一会儿是桃色新闻……这让人不得不想起几句老话:为文先为人,从艺先修德。一方面,“文格即人格”。文艺源自心灵、浸润心灵,与人的精神与灵魂息息相关。文艺工作者的心灵、精神、人格、道德,都会直接间接地在他创作或阐释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如果文艺工作者不注重自身的修养,那作品大概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何来对真善美的体察?何来心灵的馨香?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鲁迅说,文艺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工,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另一方面,文艺工作者多是公众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受人关注、为人效仿,大众明星尤其是大众文化的风向标,他们的趣味、爱好、价值追求、生活方式又反过来深刻地影响甚至直接左右着社会心理,因而也比普通人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从这一点来说,“修德”固是每个人做人之要义,而尤为文艺工作者之根本。

马三立这一代老人大概是鲜少被称作“明星”的,人们把他们叫做“人民艺术家”。梅兰芳蓄胡明志不为侵略者演出,常香玉拖着病体为民工义演……没有频频的出镜率,没有天价的出场费,没有前呼后拥和尖叫的“粉丝”,他们的“派头”甚至比不上现在初出茅庐的少男少女,但是,谁不钦佩他们的艺术,谁不景仰他们的人格,谁又能看不见他们耀眼的光芒呢?

那一代老艺术家,是渐行渐远或风烛残年了。而他们的道德风范,不应只在各种追记怀念中遥想,更应薪火相传。好在,在新一代文艺工作者中,我们仍依稀能见到那些身影:夏雨田笑对死神20年,病榻上写下300多万字的曲艺作品;丛飞10年来倾其所有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自己却过着清贫的生活;还有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担任爱心形象大使、热心公益事业……在近日召开的一次文艺会议上,有一个小镜头,真是意味深长:一位诗人初见作家蒋巍,向他深鞠一躬,恳切感谢他用文学记录了曾感动中国的丛飞。一位青年歌手的人格光辉震动了千里外一位素不相识的作家,他日夜兼程,书写了《丛飞震撼》,而作家此举又感动了另一位诗人。文艺之美与人格之美在此交相辉映,文艺的力量与人格的力量在此完美融合。是的,照亮人心的“明星”,才是真正的明星。当一些人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星光暗淡之时,真正明星的光芒,却永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