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创新人才面临五大挑战

2006-06-2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张炳升 我有话说

“近年来我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但是,我国自主创新的基础并不牢固,科技的战略转型还没有完成,我国创新人才的形势十分严峻!”接受采访时,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沈阳荣研究员对

目前我国创新人才队伍现状表示担忧。他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在于创新型人才,当前,我们要警惕“人才泡沫”现象。

作为我国著名人才问题专家,沈荣华一直关注我国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他为目前我国科技人才的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而高兴,同时对创新人才匮乏感到忧心忡忡。他说,我国自主创新人才不仅数量不足,而且素质不高,人才的旧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他的观点来源于一连串数据的支持:2005年的中国人才报告称,中国人才综合指数为0.35,在选择调查的世界48个国家中名列第37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50%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60%-80%。

为此,沈荣华研究员提出,我国创新人才今天面临五大挑战:

(一)观念挑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远未形成

科学人才观,最早是由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但是,目前落实得最薄弱的是科学人才观。我认为,树立科学人才观不能“唱山歌”:我们的用人制度,讲的是“四个不唯”,但做的还是过分地强调学历、职称;我们的考核制度,讲的是以实绩为核心,但最后关注的还是年龄、文凭;我们的人才引进,讲的是考虑综合素质,但实际操作的还是“四唯”;我们的晋升制度,讲的是“不拘一格”,但做的正如王选所强调的,“我38岁的时候是无名小卒”;我们的激励机制,讲的是“一流人才,一流业绩”,实际上平均主义现象没有根本改变;我们的流动机制,讲要打通“三支队伍”,但千军万马挤公务员独木桥的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等等。这些片面的人才观,极大地影响了自主创新人才的迅速成长。

(二)教育挑战:现行的教育制度难以培养自主创新人才

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是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发展,可以充分肯定。最近十几年,教育在数量规模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长期困扰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小学应试教育和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这两大难题并没有多大改观。我经常想一个问题:截至2004年,美国共有278位“诺奖”获得者。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5%,获诺奖人数却占全球获奖人数70%以上。为什么?他们的教育比我们更加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很难培养出创新人才。这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说的,“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老的话真是一语中的。因此,中国教育要切实全面推进创新精神的培养,我们要有这样的危机感与使命感。

(三)体制挑战:传统的人才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制度。今天,相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事业单位的改革严重滞后,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下的用人制度占主导,这对自主创新人才成长影响很大。据调查,科研、教育机构的行政化有愈演愈烈之势,本应以科研、技术人员为主体的人才管理体系形同虚设,行政权力对学术的侵蚀十分严重,行政腐败现象开始在“象牙塔”内蔓延。正如有的专家指出的,目前仍然存在着知识与权力之间失衡的现象。

(四)政策挑战:自主创新人才的动力和保障机制没有很好解决

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灵魂是政策。这里讲的政策是指制度方面的一些大政策,主要有投入政策、评价政策、用人政策和激励政策等。在投入政策方面,中央领导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比,我国的人才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我国近几年公共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在3%左右徘徊,而发达国家达6%-7%,发展中国家也达4.1%。这说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固定资产投资、轻人力资本投资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评价政策方面,现行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重视数量、轻视质量的倾向比较严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十分普遍。在用人政策方面,现有国有企事业单位计划经济下的用人制度未能有实质性突破,科技人才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根据最新的全球人力资源管理调研结果显示,只有8%的中国员工被认为具有高度敬业度。这说明我国的用人制度有较大的缺陷。在激励政策方面,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存在空白,这使我们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

(五)“主体”挑战:企业没有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自主创新的主体在企业,自主创新人才的主体也在企业。这方面,深圳企业的三个90%为全国作了榜样,90%的研发与开发机构在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的90%来自企业,90%的专利由企业申请。但是,就全国而言,企业远未成为自主创新人才的主体。突出反映在,我国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较低,仅占40%左右。而发达国家企业拥有人才量一般达到70%左右,美国从事科研开发的科学家、工程师有80%在企业,英国61%在企业。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有鉴于此,沈荣华研究员建议,我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进行一系列深层改革,要从市场和制度的改革等方面做文章;观念、意识、思想要开放;要确立21世纪全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创造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的创新人才队伍,顺利完成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