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6月22日电6月21日,世界海道测量界迎来了一个新的节日――“世界海道测量日”。来自中国海事局的消息,目前我国海道测量装备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海道测量的综合能力也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据了解,2005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A/60/30决议,决定将每年的6月21日设为“世界
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说,中国具有悠久的海道测量史。六百年前,伟大航海家郑和在七下西洋中绘制的20幅《郑和航海图》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航海图集,也是当时全球海道测量的巅峰之作。伴随着现代航运业和世界测绘科技的发展,我国海道测量技术发展迅速。
目前,海事测绘部门在全国沿海建立了20座卫星定位地面差分站,建立了全国沿海GPS控制网和潮位观测网,开发了中国海事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工作已由条线测量和天文定位跨越到了多波速测深声纳扫测和精确到分米级的卫星全球定位测量;采集的数据量从每分钟少量数据跃升到可以同时对百万字节数据进行自动存储和处理;提供的海图从仅仅包括有限的直观信息到包括航行安全所需的实时、互动、综合信息的电子海图。“这一切标志着我国海事测绘的综合能力已经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刘功臣说。
据了解,海事测绘部门制作的专题电子海图,满足了船舶引航、船舶监控、航道整治、海上大桥设计施工、渔业开发等方面的需要,为大小洋山开发、杭州湾东海大桥建设、粤港地铁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测绘技术保障。此外,应急抢险测绘发挥巨大作用。海测部门相继在老铁山、长江口、珠江口等海域及时扫获突发海难事故的沉船、沉物,并在大连“5・7”空难、包头“11・21”空难中成功扫测到黑匣子。海道测量为港口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据交通部统计,2005年,我国港口吞吐量已达49.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580万标准箱,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