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年前,和着时代的节拍,延安大学诞生于延安城西北4公里处一面普通的山坡。今天,那面略显荒芜的山坡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几十孔土窑洞。站在窑洞门前俯视,即将开工建设的延安大学400亩新校区尽收眼底。 思绪会在瞬间变得清晰,而记忆,也会在倏忽之间,把一座光荣学校的历史,连接成一条清晰的画廊。 六十九年,在陕北,山变了,水变了,人也变了。但是,对于延安大学来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没有变,面向基层培养合格建设人才的传统没有变。 |
面向基层:培养下得去的人才
延安大学毕业生能够积极面向西部,溶入陕北,服务基层,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祖国建设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是与学校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以及多年来形成的培育机制分不开的。
1941年9月,在前身院校挂牌4年之后,延安大学正式成立。
“我们这个学校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课程的学校,你们要学政治、经济、文化,准备将来去做这些方面的工作。”这是当时中央领导人对学校的期许。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基层服务,为实际服务,为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服务,从一开始就成为延安大学的服务方向。
在这个方向的指引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大学师生学以致用,在土窑洞里艰苦办学,为革命战争和边区建设培养了数以万计具有献身精神和专门技能的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革命胜利和国家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全国解放以后,延安大学十分珍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其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学校编写了校史,建成了校史陈列馆,拍摄了校史专题片,确立了“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建立了以延安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为特色,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德育考评为保障的思想教育体系和以专职政工队伍为中心、以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迈入了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塑造了学生“基础扎实、为人诚实、作风朴实”的优良品质。在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学校鼓励学生以国家利益为重,在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积极与西部和陕北的用人单位联系,邀请这些单位的负责同志到学校介绍本单位的发展前景和对人才的需求;同时邀请扎根西部和陕北并有所作为的校友回校做报告或介绍经验。这一切,对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为了鼓励学生融入基层,延安大学还通过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在陕北地区建立长期的、固定的实习与实践基地,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陕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树立在陕北和西部建功立业的信心与决心,从而在上岗之前就为服务基层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2005年,延安大学毕业学生3584人,其中志愿到西部就业者达2800余人,这些就业者中又有1600人留在了陕北;在县级以下基层单位就业者多达3100人,约占毕业生总数的86%。
服务基层:培养用得上的人才
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基层服务,除了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更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多年以来,延安大学的院系设置和专业设置,无不紧扣着这一服务方向。
1958年,延安大学恢复重建。当时的延安大学根据陕北发展的需要,将学校确定为以师范为主的多科性综合大学。1960年3月20日,郭沫若同志到延安视察工作,他高兴地说:“这里很有发展前途,将来还可以扩大,建立一些适合地方特点的专业,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延安大学没有让郭老失望。为了进一步适应陕北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从1977年到1988年,延安大学先后增设了政治教育、英语教育、文秘等专业,并且每年都派人赴陕北及其周边地区,调查了解各地情况和意见,预测这些地区的人才需求趋势。1988年以后,新设了部分师范专业,增加了一批管理及应用专业。
2002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后,延安大学及时调整了办学思路,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加强了基本建设,深化了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层次和办学效益。经过近七十年的奋斗,如今的延安大学已发展为多形式、多层次的文、理、工、管、医、教、经、法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大学。学校设有医学院、文学院、政法学院、计算机学院等17个学院,56个本科及硕士专业,各类在校学生22000多人。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延安大学从严治校,制订了《延安大学专兼职班主任工作条例》等多项规章制度。在为期四年或五年的大学生涯中,除了与其他院校学生一样进行专业学习外,延安大学的学生还必须修完包括政治理论、生产劳动在内的5门公共政治课,考试不及格的不发毕业证。《延安大学“三育人”工作条例》要求教职工把德育寓于教学、管理和服务之中,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将“三育人”实绩作为考核、晋级、提拔的重要条件;《学生德育考评条例》将德育考评分解量化,考评不合格的学生不能评优,不予毕业。
严师出高徒。1987年7月,在陕西省教委组织的师范院校数学专业《数学分析》课统考中,延安大学数学系八七级本科班荣获全省本科组第一名;1991年,延安大学荣获陕西省师范院校《现代汉语》、《高等代数》课程统一考试本专科组全部四项团体第一名;1993年1月和7月,陕西省47所院校《中国革命史》课程文科、理科两次统测,延安大学学生又获得第一名。
延安大学承担着为陕北及我国西部培养经济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高学历人才的历史重任。在几十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一批品牌专业、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中共党史专业挖掘了一批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珍贵史料,并依托教育部和团中央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延安精神教育三大基地,集聚了遍布全国各地的数万名“老延安”和老校友的力量,拥有一群科研骨干和大量研究成果,在国内该学科领域的研究中独具特色并处于领先水平;汉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临床医学、英语等专业,是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打造出来的品牌专业;近二十年来面向生态学、应用生物技术、能源重化工等领域设置的一些特色专业,也拥有一大批专家,拥有雄厚的教学力量,造就了层出不穷的优秀人才,为陕北地区石油化工、生态恢复和农林果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恢复重建以来毕业的两万余名学子,成为基层用得上、靠得住的实干人才。
扎根基层:培养留得住的人才
陕北地处中国西部,经济相对落后,交通相对闭塞,毕业生扎根在陕北及其周边,就是扎根在基层,扎根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而要让毕业生在基层扎根,良好的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首任校长吴玉章在建校伊始就指出,延大不应当只是学科学的学校,更应当是学做人的学校。在延安大学,处处洋溢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经历了岁月的考验之后,依然使无数的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成为陪伴他们成才的力量源泉,这就是延安精神。在这里,延安精神是其显著特色,而延安精神教育,不但有领导、有组织、有基地、有课堂,而且形成了一支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职称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百人教育队伍,为开展延安精神教育提供了保障。
延安大学新生进校后的第一课都是从参观革命旧址、革命纪念馆和革命烈士陵园开始的,而后是参观校史陈列馆,观看《延安岁月》等录像片,听老红军、老干部和“老延安”做延安生活回忆报告,听专家和学者讲解延安精神,请当地党政干部介绍延安的工农业发展状况。这一切,一下子便拉近了同学们与脚下这块土地的心理距离,为他们日后扎根这块土地提供了最基本的心理基础。社会专题讲座、讲习班、研讨会、座谈会,也成为延安精神教育随处可见的课堂;社会调查、智力咨询、科技扶贫以至青年志愿者行动,还有各种各样的辩论赛、知识竞赛、征文活动、演讲比赛等,无不渗透着延安精神教育的内容;……通过这些新鲜活泼、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延安精神深深地印在了同学们的心底。更令人感动的是一批建校初期从北京、上海等地来延安大学工作的同志,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是发扬延安精神的典范。
在教育与影响之外,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所展现的美好前景,也为延安大学毕业生踊跃选择在西部地区特别是陕北地区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恢复重建以来毕业的两万余名延安大学学子,70%来自陕北,80%分到陕北,他们奋斗在革命老区的教育、卫生、管理以及其他各条战线上,为陕北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成为延安精神新的传人。
诗人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延安大学毕业生说,因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我选择了基层。
2006年4月,延安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德(右二)和延安大学中共党史研究院院长高尚斌(右一)带领学生参观革命旧址,开展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
延安大学医学院学生深入基层为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