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国际免疫学界的中国“声音”

2006-06-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蕾 我有话说

群体档案

近年来,在学术带头人曹雪涛的带领下,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创新研究群体在树突状细胞以及肿瘤的细胞因子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他们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NatImmunol,实现了我国免疫学领域的突破。该创新群体队伍精干、凝聚力强、充满朝气,勇于创新。群体成员包括:曹雪涛、田野苹、于益芝、王全兴、孙卫民、万涛、陈国友、章卫平、安华章、李楠等。

从默默无闻的小教研室到有影响力的大研究所

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创新研究群体的前身是微生物教研室免疫组,由我国免疫学前辈叶天星创建。1990年从微生物教研室独立出来时,免疫教研室只有7名工作人员和10余万人民币的仪器设备。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学科带头人曹雪涛带领一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将这个昔日的小教研室发展成为现在拥有50余人、3000余万元仪器设备和3400平方米实验楼的免疫学研究所。“当时感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太有限,总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干一番事业。从1994年到2001年,我们搭起了一个‘摊子’,团队才有了雏形。”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曹雪涛感慨万千。

1994年,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具体承办了《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1996年成为免疫学博士点;1997年成为全军免疫和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2005年,新申请的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免疫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年来,该创新群体立足国内开展的科研工作在国际上具有了一定影响力:发现了树突状细胞新型亚群和分化发育的新途径,提出了增强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新方法,克隆了124条全长新基因并在部分新基因的功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方面提出新的学术观点并经国家SD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开发的两种生物高技术产品获国家Ⅱ类新药证书,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上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在国内完成的工作以通讯作者的身份在NatImmunol(1篇)、Blood(10篇)、CancerRes(3篇)、JImmunol(3篇)、JBiolChem(5篇)等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113篇(5分以上35篇),SCI他引800余次。

在学科交叉中形成独特的学术观点和理论体系

“创新研究群体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但群体人员的组成并不仅局限于本单位、本部门和本专业的人员,应该吸收相关的或有关专业的科研人员参与,有利于形成学科交叉和创新。”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实地考核时的意见和建议,曹雪涛等人加强了创新群体的建设:一方面积极为团队培训骨干力量,安排章卫平和王全兴等多位副教授去美国、日本的著名实验室学习并开展合作研究;另一方面从其他专业招收了多名研究生加以培养,并引进了安华章等多名非免疫学专业的博士后,大大增强了创新群体的科研实力。

“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要想始终处于学科领域的国际前沿,就要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基于这个共识,创新群体不仅与国内的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还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MDC分子医学中心、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日本国立儿童健康研究中心等国外相关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互访关系。

“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研究的前提下,科学研究更应该注重‘系统性’和‘创新性’,围绕自己专业领域的重大问题锁定一个主攻方向,持续努力,深入研究,最终提出若干具有特色的学术观点,建立理论体系。”对于科学研究,曹雪涛等人始终坚持着这样的见解。

在大科学时代,我们应该重提“陈景润精神”

从形成之日起,该创新群体就十分注重科学氛围的建设,让每一位年轻的科研人员都能在集体中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最大程度地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这一点对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科研素质培养尤为重要,创新群体发表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多为研究生参与的工作,有5位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还获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谈起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曹雪涛很有心得体会。

“为什么在以前的‘小科学时代’能出现大科学家,而在现如今的‘大科学时代’,反而就不容易出现大师级的科学家呢?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我们应该重提‘陈景润精神’,要学习陈景润那种发自内心地追求真理、热爱科学事业的精神,淡泊名利,安心治学。”曹雪涛经常这样激励群体中的年轻同事。

多年来的风雨同舟和同甘共苦,使创新群体的每个人都对自己身处的“大家庭”怀有深厚的感情。“科学研究是个痛苦并快乐的过程,要经常面临来自国际对手的竞争压力,发一篇高水平的论文充其量也只能高兴几天。在某个人因为遇到困难而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这个集体就像一个坚强的后盾,大家会在心灵上沟通,在情感上交流。一旦升华,作为一名学者就会享受探索科学前沿的孤独与艰辛、发现与快乐。”曹雪涛说。

在团队齐心协力攻克科研难关的日子里,有一件事情令曹雪涛至今难以忘怀。“那是在2003年SARS突如其来的时候,我们整个团队的合力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工作效率,竟然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内就鉴定出了一种新的SARS病毒免疫多肽。”

以前的积累为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孕育了进一步突破的生长点。“青春可以有很多选择,既然时代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机遇,再加上一群拥有共同理想和创业激情的年轻人,我们没有理由不干好。希望在若干年以后,世界免疫学领域内能听到中国科学家发出的强音。”对于创新群体未来的发展,曹雪涛等人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学术带头人曹雪涛(左三)与创新群体部分成员在讨论工作事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