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概念”不能泛滥成语言游戏 ●惠普与中国院校合作模式值得关注 ●简单智力出口会导致国内人才流失 ●“创新代工”是“中国创造”铺路石 |
主持人语在百度搜索中,仅与“创新”有关的网页就多达2120万,那么,是不是任何一种新做法、新措施都可以称为“创新”?针对这一问题,本刊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计算语言研究所副所长詹卫东、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刘勤教授、惠普公司中国实验室主任许玫君进行了探讨。 |
詹卫东刘勤 许玫君
创新需要大量资源投入
主持人:现在,有些机构把正常的工作、科研甚至商业活动,也挂上“创新”的标签推向市场。例如,仅仅是老产品换个新名字,没有任何设计或工艺革新,却说成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
刘勤:按照学术界的看法,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创新型国家,有几个硬指标: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不低于2%,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0%,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低于30%。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立足科技创新,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詹卫东:从科技人员的立场出发,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对“创新”的关注能够落到实处,应避免“创新概念”的滥用和庸俗化。有研究报告表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仅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主持人:具有科技研发内涵的“创新概念”,不能泛滥成一种语言游戏。我们知道,惠普公司是非常重视技术创新的企业,请许玫君谈谈对科技创新的看法。
许玫君:惠普是目前世界上产业规模最大的高科技企业之一,已经拥有超过16000项技术专利,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天3项的速度增加,每年仅专利版权收入就超过2亿美元。惠普的科技研发成果,为企业在RISC技术、个人打印、64位计算、下一代数据中心等影响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建立了领先的竞争优势。在这些研发成果的背后,是以每年36亿美元的研发投入以及3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企业中央研究机构―――惠普实验室作为支撑。
刘勤:国内研发创新力量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但国外主要集中在具有产业领导力的大型企业,特别是以实验室形式存在的企业中央研究院。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市场规律建立良性透明的科研创新机制,加快科研成果向市场竞争力的转化。
许玫君:惠普实验室的研究项目规划,就照顾到了企业近中远期利益。有60%的研究与企业现行业务重点相关,30%的研究可以在未来5年―10年带来新的商业机会,还有10%的研究项目,能够在10年以后,甚至更长远的未来,为企业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詹卫东:尽管与国外研究机构相比,国内研究单位在资金保障上还存在一些缺口,但只要坚持科技创新是国家的基本战略,坚持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基础建设科技创新“国家队”,就能够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
不容忽视的“软”力量
主持人:对于国内高等院校研究机构而言,要想成为创新型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
詹卫东: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一样,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同样离不开“软件”,建设国际先进的创新研发管理制度、高效率低成本的创新研发业务模式、组织并管理好具有完整创新研发能力的专家团队,都是不容忽视的“软”力量。
刘勤:近期,一些研究机构陆续暴露出了虚报科研成果等负面消息。分析这些弊端出现的原因,首先是缺乏有效的科研管理。与国际一流研发机构相比,国内研究机构在“硬件”领域的差距,依靠强有力的国家投资和改革措施,有可能在短期内得到弥补;但如何在组织管理、流程管理、人才管理、绩效管理等“软件”环节上缩小差距,还需探索有效的途径。
主持人:在这方面,国际一流研究机构能否提供经验和借鉴?
许玫君:尽管惠普实验室对所有项目的研究方向有绝对主导权,但作为一家上市企业,惠普在研发领域的所有投资和工作,都要对股东和投资人负责,都需要随时接受独立机构的监督和评估,从而避免暗箱操作和舞弊行为。
刘勤:国外研究机构,特别是大型企业内部的实验室已经具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在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基本确立了优胜劣汰的良性激励机制。特别是在研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方面,建立了有效的评估和反馈制度。从国内研究机构暴露出来的问题看,恰恰是在这个环节,存在着明显的漏洞。
“创新代工”是必由之路
主持人:近年来,很多国际知名企业相继在中国成立研究院,这是否值得我们学习?
詹卫东:一些国际大型企业实验室的国内研究机构,采用相对封闭的项目和人员管理方式。利用比国内研究机构更为优厚的薪酬待遇,招聘国内人才担任中低层研究工作,但在高层或关键岗位,仍以外籍人员为主,研发管理制度全部采用国外做法。这种模式,虽然有利于国内外技术人员的合作交流,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国内研究机构的人才流失,对于国内研究机构学习国外先进的创新研发管理经验,并没有提供直接的帮助。
刘勤:虽然这种简单的智力出口、人才出口,是比农产品出口、纺织品出口更高效的国际贸易方式,但如果这样单向的流动没有逆转,长此以往,可能会导致国内研究机构后继乏人,损害国内机构的研发创新能力。
许玫君:惠普中国实验室是去年成立的。在中国,我们借鉴了美国惠普实验室与斯坦福大学合作的成功经验,没有采取大量招聘国内科技人才进入惠普实验室的简单做法,而是通过与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高水平研究机构合作,利用国内大学现有的研发团队,配合“中国教育网格”、“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等国家重点研究课题,进行联合研发。在这个过程中,惠普实验室不仅投入资金、人员、设备、信息等资源,而且在课题选择、研究方向、过程管理、评估分析、成果转化等各个环节,提供来自惠普实验室的成功经验,帮助国内研究机构逐步建设与高水平研发相适应的现代管理机制,建立适合自身的创新研发流程。
刘勤:既然历史已经证明,“制造代工”是“中国制造”的必由之路,那么“创新代工”模式也会成为“中国创造”的铺路石。对于国内研究机构全面培养创新实力,最终推动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型社会,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创新代工”无疑能够提供积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