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最大能源企业“天然气工业”因天然气交易价格问题同土库曼斯坦首次爆发公开冲突。6月29日,俄土双方宣布废止土库曼斯坦今、明两年向俄增加供气的协议。俄《生意人报》的文章认为,这是继今年1月初
上月29日,俄、土“示威性地”中断了两国之间正在进行的天然气供应谈判。俄“天然气工业”发言人向新闻界透露:“土方要求俄同意将出口到俄罗斯的天然气价格提高到每千立方米100美元。但双方未达成协议,谈判中断。”而土外交部则通过国家通讯社发表声明称,土总统尼亚佐夫与俄“天然气工业”总裁米勒29日上午进行了长达3个小时会谈,讨论了2006年下半年250亿立方米和2007年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条件,“双方谈判在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中止”。土方同时还宣布,土在9月前会履行早前签署的合同,但此后将不再向俄供气。
根据1月4日俄“天然气工业”的全资子公司“天然气出口”同“土气”之间所达成的有关协议,2006年土将以每千立方米65美元的价格向俄供气300亿立方米,“7月1日前供应220亿立方米,下半年供应80亿立方米”。按照俄“天然气工业”方面提供的说法,尼亚佐夫总统要求俄方将下半年土产天然气价格提高到每千立方米100美元,这是“单方面违反协议之举”。
此间观察家指出,俄土之间“天然气之争”同年初的俄乌之争有密切关系。1991年以前,前苏联领土内就拥有了完备的天然气管网,天然气产销完全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进行。苏联解体以后,产地和管网分别留在了不同的加盟共和国。除俄罗斯以外,前苏联的中亚国家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哈萨克斯坦也盛产天然气。但是,由于没有外运天然气管道,中亚国家均通过前苏联的天然气管网进入俄罗斯,然后出口到乌克兰、中欧以及西欧。这样,这些国家在天然气出口上就形成了受制于俄的局面。一方面,俄罗斯购买中亚国家天然气自用;另一方面,俄用来补充向欧洲出口的天然气源。近年来,随着石油价格剧烈上涨,天然气价格也随之大幅度提高。目前,俄出口到西欧的天然气价格已经在每千立方米230美元以上。与此高价相比,中亚向俄出售的天然气则相对较低。在土总统的一再坚持下,俄今年1月同意将土产天然气价格从每千立方米47美元提高到65美元。不过,在俄哈领导人达成俄以每千立方米140美元购买哈天然气的交易条件以后,土再次感到不公平而要求俄罗斯加价。
在俄土“天然气风波”当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乌克兰的影子。俄“天然气工业”日前不断放出风声,称该公司将因中亚天然气价格上涨而将出口到乌克兰的天然气从目前的每千立方米95美元提高到140美元左右。但是,一旦俄土谈判彻底破裂,则乌克兰就可从土手中买到17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足以满足下半年全国需求天然气的一半。乌克兰由此就拥有了向俄“天然气工业”和俄政府施压的杠杆,不仅可节省3.85亿美元,而且不再怕俄提出重新谈判天然气价格的要求。不仅如此,俄方原已同土库曼斯坦谈好的气田项目也有可能作废,俄不得不寻找新的气源来完成明年向西欧出口任务。
当然,作为世界第三大公司、俄能源霸主的“天然气工业”并非无还手之力。此间能源专家预测,如果土真的撇下俄而和乌做起天然气生意,则俄可能动用管道杠杆来进行制约。一旦如此,土会忐忑地同意美国和欧洲近来一再鼓动的修建绕经俄罗斯,以哈、土为起点、到达阿塞拜疆巴库的“跨里海海底管道”的方案。届时,“黑金之海”、“蓝流之地”上演的远不再是俄土乌之间的“三国演义”,而是有俄、美、欧以及中亚和外高加索国家参加的“群雄逐鹿”。(本报莫斯科7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