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3.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有4亿多人的生存和生活受到它的威胁。国家每年投入1000亿元用于控制荒漠化,结果却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日前在京举行的“石羊河・民勤荒漠化防治研讨会”上,中华环保基金会会长曲格平说,荒漠化已成为我国环境面临的最大、最难解决的困难,要想战胜
拒绝“片面追求GDP”
曲格平说:“片面追求GDP加速荒漠化,并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据了解,甘肃民勤县是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间的一块绿洲,是兰州和中原的天然生态屏障,现成为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四大发源地之一。曲格平说,在民勤这样的西北地区,绝不能把GDP增长当作唯一标准,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改变政绩观和考核指标体系。
国家林业局治沙办公室主任刘拓认为,治理荒漠化必须和治水相结合,发展经济要善于制订“最优策略”,要充分考虑是否应该在民勤这样的荒漠化面积高达94%的地方大力发展经济,在哪些地区发展更合适。曲格平认为,必须改变荒漠化地区目前的发展模式,实行“以水定产”,否则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把防治荒漠化纳入新农村建设中
“干旱是荒漠化的部分成因,从根本上说,人类活动是最重要的因素。”原中国科协副主席、荒漠化治理研究专家刘恕说。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大大超过正常值,再加上水资源缺乏和使用不当、过度开垦、放牧、森林乱砍滥伐等人为原因,造成了生态环境整体恶化。因此,刘恕认为,要把防治荒漠化纳入新农村建设、县市发展规划中,不能看见沙丘移动就去种树固定沙丘,缺水就去外地调水,只知针对后果,不针对原因,这样的任何措施都是治标不治本。
刘拓提议,防治荒漠化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人口和生态等问题,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设计生态规划时,将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实施计划生育和移民措施(按照国际指标,在荒漠化地区每平方公里土地上应生活7―30人,在我国,每平方公里土地上却生活着400人);大力发展“乔灌草结合”的植被,减少沙化,适宜地区采用封禁方法,使之自然修复。实践经验表明:每亩地按照网格结构种38棵梭梭,不但能使沙丘固定,而且使降水不被蒸发。
发展沙产业和草地农业
据刘恕介绍,早在1984年,钱学森院士就提出了“沙产业”计划。沙产业是指充分利用阳光优势,引入高新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产品――新材料、新信息技术而创建的知识密集型的大农业。通过“销售阳光”发展沙产业,以色列创造性地把“不毛之地”变成了欧洲的“冬季厨房”,实现农业人均每月收入1250多美元。现在,民勤等荒漠化地区已开始设立阳光大棚、推行滴灌等节水技术,今后还要继续引进无土培育技术等先进技术,按照“禁开荒、慎用地、多采光、少用水”的原则,充分发展“阳光”、节水的沙产业,打破“贫瘠的土地造成贫困的人群,贫困的人群造成贫瘠的土地”的恶性循环。
“在荒漠化地区,种草比种小麦节水17%―20%。比较而言,草比其他植物在荒漠化治理方面更有成效,草地农业是很好的出路。”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说:“在种草的同时,还可以种果树和棉花,草与粮食套种或轮种,发展苜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