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蛙人”郑建忠

2006-07-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冯蕾 我有话说

人们喜欢称他“蛙人”。

今年5月16日至19日,为搜寻威胁村民饮水健康的两桶坠河剧毒品,他背驮20多斤重的氧气瓶,穿梭在水流湍急的九寨沟深壑之中。水底寸寸探摸,长达7公里之遥。“蛙人”名叫郑建忠

,是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应急反应救助队副队长。

郑建忠亲历了多次“极限挑战”。

2004年6月22日20时许,黄河小浪底水库大坝3.5公里处河面开阔处中央,“明珠岛2号”游船突遇强风暴雨,瞬间侧翻沉没,船上69人全部落水。

郑建忠接到了打捞的任务。当时,现场作业船所处的位置水最深达61米。按国际惯例,水深60米是空气潜水极限。潜水员下水10米,就要承受1个大气压,60米就是6个大气压。在这样的状况下,乒乓球将会变成“球饼”。

有过多年潜水经验的郑建忠深知:这是一次向空气潜水极限的挑战。6月23日下午1时,郑建忠第一个顽强地潜入“泥海”中。

他顺着贵宾舱顶部甲板进入贵宾舱,接着就下了扶梯,这时,他感到前面好像有一根柱子,便伸手一摸,心里马是明白:“是遇难者遗体!”

他试图用信号绳绑住遗体,可是怎么也拉不动。原来,遇难者左手紧握着电线,而电线又连着泥下,他只得拔出潜水刀将电线割断。这是一条重要线索!当天16时30分,接班潜水员在泥下约30厘米处摸到了上层船的桅杆,沉船位置终于得到确认。小浪底搜救作业于7月3日18时30分宣告结束,其间,郑建忠没有离开现场一天。潜水作业中,郑建忠因泥浆入耳,出现头晕、头痛症状,最后经诊断为中耳炎。

据了解,“60米”已是空气潜水极限。此外,淤泥与水不同,对人体的压力更大,而且在淤泥中伸手不见五指,要打捞遗体,潜手员需要克服恐怖心理。正是知道打捞难度之大,一些遇难者的家属曾无奈地提出放弃打捞。而郑建忠却相信可以战胜困难。

正是这种勇气让他创造了世界内河打捞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2004年9月22日下午,山西运城一艘乘载48名采棉农民的木船行驶在黄河中央,忽然,一阵大风袭来,江面巨浪将农船吞噬。

第二天上午,郑建忠奉命率领应急小分队赶抵现场,他和队员们立即搭乘地方雇佣的民船驶往失事水域。时值黄河尚处于汛期,河水流速每秒钟达到3米。伴随着浑浊的泥浆水,江面成了流动的沙漠。

潜水作业最大的危胁就是水流,通常,潜水员在水下,只要每秒钟流速超过2米,就不能控制自己,即使已经在水底,人体也要被水流冲击,甚至一不留心还会造成生命危险。郑建忠决定自己下水探摸。就这样,他接连下了两班水,初步摸清了沉船的位置,一直工作到傍晚。为了摸清沉船上是否有遇难者遗体,24日中午12时,郑建忠再次潜入水中,他顶着急流,在水下连续寻找了三个小时,找遍了沉船各个角落,直至肯定没有遗体才出水。

现场家属中,不少人流下了眼泪。

据了解,法国人将潜水员视为与宇航员同等高危职业,30岁便退役。而48岁的郑建忠仍然雄心不减。从早期戴上“铜帽子”重装潜水,到混合气深潜水、管供潜水、自携式潜水,郑建忠潜水整整三十年,累计超过两千小时。他打捞过“阿波丸”、“江峡”轮、“大瞬”轮……他的深潜记录达117米!不久前,在交通部东海救助局的一次座谈会上,他深情地说:“我要把救助当成毕生的事业,当成自己的追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