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期开始,名师说课栏目将由湖北宜昌市第十五中学高级历史教师王英姿担任主笔,王老师是全国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湖北省新课标教材培训讲师团成员,分别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聘为义务教育历史课标实验教科书专家培训团成员。 |
下面几种现象在历史课堂上屡见不鲜:从形式上看,有的课堂热闹,学生参与面广,但是课堂上除了学生的嬉闹和戏说外,核心知识没有落实,情感与精神上的陶冶没有落实;有的课堂沉闷,师生互动性不强;从时间上看,有的课堂内容多,讲不完;有的课堂则空余多,无事可做。凡此种种,与没有很好地理解课标、用好课标有关。
《九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内容比较简略、抽象、概括,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何落实课程目标,没有做详细的说明,它在为教师的教学工作留下很大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求教师进行教学实践时,应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考虑如何落实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总体要求。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是教师智慧、教学艺术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再结合过程。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课文包含“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破匈奴”、“昭君出塞”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清楚,“冒顿统一蒙古草原”是背景,“卫青、霍去病破匈奴”与“昭君出塞”反映了汉朝对匈奴的不同政策。有教师设计并实施了这样的教学过程:用15分钟时间简要介绍匈奴的基本情况,概述卫青、霍去病破匈奴的经过,2分钟给学生介绍昭君出塞的经过,然后布置学生分小组表演昭君出塞的情景。接下来学生用了十多分钟进行表演创作,十多分钟表演展示。纵观整个堂课,学生参与的时间将近30分钟,热情也很高,课堂上欢声笑语不断,学生个性得到一定地展示。然而,学生欢声笑语的背后是什么?是学生将影视剧中清朝的宫廷用语和情景移植过来,出现了很多错误。教师在赞赏学生的同时,没有纠正。
这个教学案例反映了一个普遍现象――为活动而活动,忽略了教学活动的终极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深化情感。教师表现出教学观念的变化――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方法上的探索――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意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习。然而这种变化与探索很表面,表现为对课改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课标要求把握不准。
查找课程标准发现,本课的核心是“卫青、霍去病破匈奴”,该内容为“汉武帝大一统的史实”的重要组成,另外两个内容课标没有明确要求,因此,教学内容主次的安排和时间布局不妥。对于卫青、霍去病破匈奴与昭君出塞的目的教师认识不够,其实“战”与“和”都是为了安定,只是统治者根据国情采取的不同方式而已,反映了教师对历史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缺乏思考和理解,更不知道如何通过具体教学内容来实现。
在认真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本课稍加修改就可以成为一节好课。关于“冒顿统一蒙古草原”重要的是突出匈奴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关于它对汉王朝的进攻与威胁应客观地介绍分析,不要渲染;“卫青、霍去病破匈奴”重在引导学生分析当时的背景及影响,可以设计学生话题讨论活动――为什么能破匈奴以及破匈奴的影响有哪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昭君出塞”的表演创造可以保留,在压缩时间的同时提出明确要求:设计场景及对白反映昭君什么要出塞?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对匈奴时战时和?
教师智慧性地用好课标一般可以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第一步了解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第二步查找课标对应的内容标准,第三步对照内容寻找可以落实的课程目标,第四步根据教学内容、内容标准与课程目标确定当堂课准确的三维目标,使教学过程充满创造与智慧。
人民教育出版社协办